高中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意象 定.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阅读之 古代诗歌鉴赏卷别标题蕴含信息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残春旅舍》①点明了时间(残春);②点明了地点(旅舍);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残)。2015·福建卷《秋夜纪怀》①点明了时间(秋夜);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纪怀)。2014·全国大纲卷《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①点明了地点(南溪);②交代了写作缘由(寻);③提示了写作对象(常山道人隐居)。2014·广东卷《望江怨·送别》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②暗示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怨)。 5.抓题干,把握暗示信息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品景物意象(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照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案】暮春 飞花 (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案】“橘柚香”说明是秋天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送别类意象思乡类意象愁苦类意象常见意象抒怀类意象爱情类意象战争类意象闲适类意象★常见意象一、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柳”与“留”谐音,借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2. 长亭。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3.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同样的还有灞桥、灞陵桥、隋堤如李白“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4. 酒。愁、排解愁绪、离别的祝福。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思乡漂泊类意象(思念家乡亲人,漂泊之苦、孤独之感)1. 月亮。如李白《静夜思》,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 鸿雁、孤雁。如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 莼羹鲈脍。 “莼羹鲈脍”“莼鲈秋思” “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另:“捣衣”“砧声”,如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还有瘦马、沙鸥、浮云、子规边塞诗歌常用意象,也多有思乡之情羌笛关山月杨柳曲梅花落三、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 投笔。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 楼兰。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 柳营。指军营。5. 请缨。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多见于唐代边塞诗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此外还有吴钩四、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2. 芭蕉。表达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 杜牧“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3. 流水。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刘禹锡《竹

文档评论(0)

win金牌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