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学游泳,就得下水 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认识从哪里来? 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 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区分认识的来源,途径? 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参加实践,这就是直接经验; 二是就是读书学习,这就是间接经验。 人类认识的来源则是实践,而且也是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通过学习知识或从别人那里获得 通过实践获得 实践是认识唯一来源 认识途径 注意: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 —— 通过实践获得 如何理解: 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 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 (重视获取间接经验) 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 (重视获取直接经验) 探究:走进科学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 产生新问题和新要求 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 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推动着人们去探索研究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射电望远镜使人们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人造资源卫星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上述事例说明什么? 说明: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失败是成功之母 名言示例:说明什么? 实践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练习: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D.认识推动事物发展 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强调通过实践产生认识(来源),前提是还没有这种认识。讲的是认识从何而来,从无到有。 后者指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是实践。前提是已经有这种认识了。讲的是认识从旧到新,也就是认识上升的问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如何区分? 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12岁 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 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 蜂的叫声,该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 探究四:走进自然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 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 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模板(实用)PPT课件.ppt
- 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台风、寒潮、沙尘暴PPT课件.ppt
- 2017高考图文转换之漫画讲述PPT课件.ppt
- 2017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ppt
- 2017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PPT课件.ppt
- 2017高中英语语法-名词PPT课件.ppt
- 2017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标点符号PPT课件.ppt
- 2017高三复习语法(时态语态)PPT课件.ppt
- 2017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之抓关键句法--讲义PPT课件.ppt
- 2017锐角三角函数复习PPT课件.ppt
- 2017春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PPT课件.ppt
- 2017春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二下Unit-2《Weather》(Lesson-2)PPT课件.ppt
- 2017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案例研究PPT课件.pptx
- 2017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最新版)PPT课件.pptx
- 2017新苏教版《正比例的意义》PPT课件.ppt
- 2017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精品PPT课件.ppt
- 2017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PPT课件.ppt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图表PPT课件.ppt
-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2卷)分析及2018年备考建议PPT课件.ppt
- 2017年高考语文之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PPT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