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大学学费政策研究_1.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清末民初大学学费政策研究 ? ?   摘要:清末民初(1860-1937年)时期的大学学费政策经历了由膏火制到收费制,再发展为收费与奖、助、补、减、免互补的成熟体系的过程。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大学学费的政策目标旨在吸引优质生源,兼顾教育公平;政策内容针对不同群体,实行区别对待;尽管时政艰难,政策执行仍勉力为之。   关键词:大学,学费,清末民初   20世纪之前,教育收费一直被传统官方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拒之门外,它只存在于民间的普通教育机构——私塾和书馆中。近代大学初创之时,学校亦曾免除学生膳食等费;后因经费支绌,收取膳费,继之收取学费;此后学校又迫于经费压力,开始收取其他费用。[1]民国后,教育收费如脱缰的野马,学杂费急速上扬。“入小学者,年至少需廿金,入中学者百金,入大学或专门者三百金”,以致于时人评之:“非有资产者不能受中等教育也,非极有资产者不能受高等教育也。”[2]如若认真梳理历史,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1860-1937年)①的大学学费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时期大学学费政策由膏火制到收费制,再发展为收费与奖、助、补、减、免互补的成熟体系的过程。大学学费作为吸纳高等教育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并不简单地受市场交换原则的支配,而是受政治、经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一、清末民初大学学费政策概述   学费,一般是指学校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应缴纳的费用。[3]这里所说的“学生在校学习应缴纳的费用”主要指“基本学习费用”,不包括杂费和生活费,也就是“受教育者向学校或教育举办者(单位或个人)缴纳的培养费”。[4]   1.延续传统的膏火制   膏火又名廪饩,是封建时代官学和书院对贫寒诸生的衣食补助,其本意是资助寒士顺利渡过十年寒窗而无后顾之忧。[5]清代书院膏火的普遍实行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自1733年雍正令各省督抚于省会建书院,并各赐帑金千两,允许今后动用存公银支付这些书院不足之膏火。此后,创书院要筹膏火在清代作为“养士之法”中不成文的规定被确认下来。[6]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韧于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倾力兴办各种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以“西文”与“西艺”为主,大致可分为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因“恐人之不乐从也,乃厚给廪饩”,视膏火为招徕和控制学生学业的手段,“优与奖叙,以鼓舞之,其诱掖奖劝用心苦矣。”[7]“兴学之初,自应官为提倡而风气渐开。”[8]1862年8月,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奕诉等奏陈开办中国近代学校的先声[9]——京师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并拟呈同文馆章程六条,规定“学生钱粮,即照俄罗斯馆学生旧章”,即“每月领取津贴白银三两”[10],后又将其“量为变通”,奏“请添设膏火以省甲缺”,学生“每名每月拨给膏火银三两”,并“请酌定奖赏以资鼓励”。[11]1867年1月,同文馆拟设天算馆时,进一步强调:“请厚给薪水以期专致也”,“每月仍各给薪水银十两”。[12]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在开办时也因担心“初次挑选,恐读书世家子弟尚多观望迟疑不肯应试者”而初定“每月给赡银一两”[13],但即使如此,投考者仍是寥寥。1882年10月,北洋水师学堂的招生章程在分析学生“额数未满”的原因时更是一针见血:“细揣情由,似由赡银稍薄,未足招徕。今本大臣将该堂原定章程学生月给赡银一两改为月给四两,俾一经入选,八口有资。”[14]1893年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则规定“除该生饭食书籍纸笔等均由学堂备办外,每名每月给膏火银五元,以资安心学习。”[15]   据《同文馆题名录》1887年记载,“同文馆既系为国家培养人才而设,则入馆学生向例按等给予膏火薪水。其入后馆肄习洋文者,月给膏火三两;俟学有成效,选拔前馆,月给膏火六两;越数年课业颇有进益,则增至十两。”[16]管理大学堂大臣孙家鼐也认为“诸生起自寒微,以居乡教读为业,一且招之入堂,恐仰事俯畜无所取资,不得不酌给膏火以示体恤。”[17]故建议大学堂学生“分三班,给发薪水,头班月八金,二班六金,三班四金。”[18]1898年7月,《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七章“经费”显示,除学生分为六级,每级所领膏火从四两、六两、八两、十两、十六两到二十两不等以外,还包括其他各项“杂用”,如功课书、纸张、墨水、洋笔及奖赏等。京师大学堂常年统计经费预算为三项:教习及办事人薪俸81600两、学生膏火50480 两和其他杂用56600两。[19]由此可见,这时的膏火制实质上就是一种公费制,并且不仅仅是学费由官方支付(即学费全免),膳宿等费用也由官方支付。这一学费制与当代意义上的公费有所不同,是更为彻底的公费制度。[20]   但长此以往,“中国书院积习,误以为救济寒士之地,往往专为膏火奖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