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量元素和维生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需微量元素: 铁、碘、硒、锌、铜、钴、铬、钼; 可能必需元素: 硅、镍、硼、钒、氟、锰;铁;吸收与代谢 ;铁吸收影响原因;铁缺乏 铁耗损可分为三个时期: 铁降低期(iron deficiency store,ID)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cy erythropoiesis, IDE) 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机体缺铁使血红蛋白下降, 引发营养性贫血和很多器官组织生理功效异常, 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烦躁乏力、面色苍白、毛发枯黄、头晕眼花、免疫功效降低、指甲脆薄和指甲凹陷等。有些??还会出现呕吐、腹泻、易怒、失眠等症状。; 不一样人群铁适宜摄入量(AI) mg/d ; 含铁较高食物 mg/100g ;过量危害与毒性 受害最显著是心血管系统。 过多贮存铁会使“氧自由基”生成增加, 破坏健康动脉内壁和心肌组, 造成超氧化损害, 引发心血管疾病。 铁过多还与肝、直肠、肺、食管、膀胱等多个器官肿瘤相关 。 参考摄入量与食物起源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铁AI值成年男子15 mg/天, 成年女子20 mg/天、孕妇、乳母25 mg/天。铁良好起源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注: 妇女月经期铁损失较多 ;; 碘 碘生理功效 (甲状腺素生理作用) ★参与能量代谢(促进糖和脂肪代谢) ★促进代谢和体格生长发育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垂体激素作用 ★调整组织中水盐代谢 ★促进维生素吸收和利用 ;吸收与代谢;不一样人群碘推荐摄入量(RNI) μg/d ;;锌 生理功效 金属酶组成成份或酶激活剂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机体免疫功效 维持细胞膜结构 合成味觉素 对皮肤和视力有保护作用;不一样人群锌推荐摄入量(RNI) mg/d ;含锌较高食物 mg/100g ;;硒 硒生理功效 组成含硒蛋白和含硒酶成份; 抗氧化作用; 对甲状腺激素调整作用; 维持正常免疫功效; 预防与硒缺乏相关地方病; 抗肿瘤作用; 抗艾滋病作用;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另外, 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 有毒重金属解毒作用; 保护视觉等。;吸收与代谢 食入硒被肠吸收, 3h 后入血, 经过肠道和肾脏排出, 尿中排出量约为摄入量50%-60%, 皮肤也可排出微量。 过量危害与毒性 摄入过量会引发中毒, 症状: 头发脱落和指甲变形。 缺乏症: 缺硒地域食管癌、直肠癌和胃癌死亡率高。克山病、儿童恶性营养不良、婴儿急性猝死都可能与缺硒相关。 ;不一样人群硒推荐摄入量(RNI) μg/d ;含硒较高食物 μg/100g ;铜 铜生理功效 组成铜酶合铜结合蛋白成份; 维持正常造血功效; 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健康; 促进结缔组织形成; 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维护毛发正常结构; 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阴离子损伤 与胆固醇代谢、心脏功效、免疫功效、激素分泌等相关。;吸收与代谢 铜关键在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率约为40%-60%。吸收后铜, 被运输至组织器官, 用以合成铜蓝蛋白和含铜酶。排泄路径是经过胆汁到胃肠道, 在随唾液、胃液、肠液回收。 过量与中毒 过量铜摄入可致急性中毒, 引发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腹泻以及头痛、眩晕等。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人铜AI为2.0mg/d, UL为8mg/d 铜食物起源 牡蛎、贝类、动物肝、肾及坚果类、谷类胚芽、豆类等。;铬 铬生理功效 ★铬是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GTF)关键组成成份, 能增强胰岛素作用。 ★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其她 吸收与代谢: 无机铬吸收率低; 维生素c能促进铬吸收;摄入量: 当铬摄入不足时, 有致生长迟缓、葡萄糖耐量损害、高葡萄糖血症。 成人AI为50μg/d, UL为500μg/d 铬食物起源: 铬良好起源为肉类及整粒粮食、豆类、坚果类、黑木耳、紫菜。啤酒酵母、畜肝含铬量高, 且铬活性也大。;钼 生理功效: 钼是作为3种钼酶辅助因子而发挥其作用。 正常膳食条件下人不会缺钼; 而且极易吸收 参考摄入量: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