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空地下室工程防护
主要讲授内容
1
概述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
口部防护
4
主体防护
5
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6
工程范例
1
概述
相关重要概念
防护工程-人防工程-地下建筑-防空地下室
人防工程建设
人防工程的分类
按防护特性
按战时功能划分
按构筑类型划分
人防工程的分级
抗力分级
防化分级
人防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及相互关系
1
概述
防空地下室是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防护性建筑物,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重要概念
地
下
建
筑
人民防空(civil air defense),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一章第二条),简称“人防”。国外把保护平民不受战争灾害或自然灾害危害的救助行为,称为“民防”。
1
概述
—— 按防护特性划分
人防工程的分类
甲类工程
乙类工程
能防预定核武器、生化武器及常规武器
破坏效应的人防工程
能防预定常规武器、生化武器
破坏效应的人防工程
1
概述
—— 按战时功能划分
人防工程的分类
指挥工程
医疗救护工程
防空专业队工程
人员掩蔽工程
配套工程
具有战时不间断指挥、通信功能
战时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护的工程
战时对人防体系进行保障的分队掩蔽工程
战时为人员提供的掩蔽工程
除上述功能分类外的其他人防工程
1
概述
—— 按构筑类型划分
人防工程的分类
1
概述
—— 防空地下室特点总结
人防工程的分类
1
概述
人防工程的分级
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主要用以反映人防工程能够抵御敌人核袭击能力的强弱,其性质与地面建筑的抗震裂度有些类似,是一种国家设防能力的体现。抗力等级按防核爆炸冲击波地面超压的大小和抗常规武器的抗力要求划分。
目前常见的面广量大的防空地下室一般为抗核武器4级、4B级、5级、6级和6B级,抗常规武器 5级和6级。
防化分级是以人防工程对化学武器的不同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分的等级,防化等级也反映了对生化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等相应武器(或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
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包括了乙级、丙级和丁级的各防化等级的有关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 。
1
概述
人防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及相互关系
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5022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设计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标准
..... RFJ1...
行业标准,至少是秘密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破坏效应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生化武器破坏效应
城市次生灾害
工程防护原则与措施
工程防护原则
工程防护措施
常用建筑防护设备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
防爆波活门和扩散室
密闭通道与防毒通道
洗消间
洗消污水集水坑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是以核裂变反应(原子弹)或核聚变反应(氢弹)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达到大规模杀伤人员和破坏城市设施的一种现代武器。主要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核武器的威力通常以“梯恩梯当量”表示。所谓当量是与核爆炸能量相当的普通梯恩梯炸药的重量。
核武器爆炸景象及过程
—— 核武器破坏效应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武器破坏效应
在核武器爆炸时及爆炸后,会相应地产生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即热辐射、空气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
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模拟演示
—— 核武器破坏效应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武器破坏效应
人防工程抵御的常规武器主要指航空炸弹(简称炸弹或航弹)。根据破坏作用的不同,炸弹可分为普通爆破弹、混凝土爆破弹、穿甲弹和半穿甲弹。
炸弹的大小一般按“口径”分级,所谓口径是指炸弹的名义重量,如250公斤炸弹、500磅炸弹等。
常规武器破坏作用
▪ 整体破坏作用
▪ 局部破坏作用
一般防空地下室不考虑抗炸弹直接命中。
——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武器破坏效应
化学武器是指利用化学毒剂达到杀伤人员、毁坏植物为目的的兵器。化学武器的典型毒剂是沙林和V.X.。
生物武器是依靠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和病毒等)以及用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来达到杀伤人员和牲畜的武器,其施放手段与化学武器相似。
化学武器特性
—— 生化武器破坏效应
剧毒性 多样性 流动性 持续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