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微生物生态与分类;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二)水体中的微生物;;2、海水
1)嗜盐,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缺少氯化钠的情况下是不能生长的。
2)低温生长,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在其它海水中发现的细菌多为嗜冷菌。
3)大多数海洋细菌为G- 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
4)耐高压(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
5)更明显的垂直分层分布(透光区、无光区、深海区、超深渊海区);(三)空气中的微生物;(四)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2.食品、农副产品上的微生物;;部位;人体正常菌群的数量;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条件致病菌
在一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也能使人患病:
(1)由于机体的防卫功能减弱,引起自身感染。
例如皮肤粘膜受伤(特别是大面积烧伤)、身体受凉、过度疲劳、长期消耗性疾病等,可导致正常菌群的自身感染;
(2)由于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发生了定位转移,也可引起疾病。
例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可引起腹膜炎、泌尿道感染。人体表面的正常菌群,一旦它们进入伤口也会引起感染。
条件致病菌:人体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一旦进入非正常聚居部位,或生态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人类疾病的微生物。;菌群失调;常见的菌群失调症有:; 可以通过口服某些活的微生物制剂来治疗由于正常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腹泻,例如,含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的“促菌生”,含地衣芽孢杆菌的“整肠生”等,它们都是通过芽孢杆菌的生长,为肠道重新创造良好的厌氧环境,促使肠道内正常的厌氧菌的生长繁殖,这类活微生物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一般用于恢复肠道内的正常生态环境,若肠道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服用。;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互生 ;(二)微生物与人及动物间的互生关系
人及动物与其正常菌群即是互生关系。
(三)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的互生关系
根际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也为互生关系。植物根在生
长过程中,向周围土壤中分泌各种有机物质,并有些脱落
物,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植物发达的根系改
善了土壤结构,水分和空气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二、共生;(一)微生物间的共生
典型的例子是地衣。
地衣组成: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单细胞藻类(绿藻,蓝藻)
地衣的结构:形成有固定形态的叶状结构,真菌无规则地缠绕藻类
地衣的代谢: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已形成特殊形态的整体了,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真菌营异养生活,藻类制造养料,真菌提供水分、无机盐供藻类光合作用。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体
1、根瘤:豆科植物与固氮菌共生、非豆科植物与放线 菌共生
2、菌根菌和植物
菌根:有些真菌能够在一些植物的根上发育,菌丝体着生根的表面或侵入根内,形成两种生物的共生体-菌根。
能够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菌。菌根菌包括藻状菌,子囊菌和半知菌。以担子菌为最多。能与真菌共生的植物有2000种。;;; 菌根作用:;(三)微生物与动物共生
1、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
外共生:例如白蚁与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共生
食木质的白蚁自身并不能分解纤维素,必须依赖肠道内共生的原生动物和细菌通过厌氧发酵过程来分解纤维素。
内共生:昆虫与其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
这些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能为宿主提供B族维生素,使昆虫能以缺乏维生素的植物为生。;2、瘤胃微生物
牛羊等反刍动物,草是主要饲料,但它们本身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而是靠瘤胃微生物帮助分解,使纤维素变成能被牛羊吸收的糖类。;三、寄生
定义:一种生物侵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后者造成损害或死亡的现象。
类型:
专性寄生(寄生物离开寄主不能生活)
兼性寄生(寄生物可离开寄主营腐生生活)
或细胞内寄生和细胞外寄生 ;(一)微生物间的寄生关系;2、真菌间:
一种真菌寄生在另一种真菌间较普遍,其方式:
(1)寄生物先分泌毒素,引起寄主活力衰退,然后再缠绕致死
(2)有些寄生真菌不分泌毒素,由菌丝将寄主的菌丝紧紧地缠绕起来,由接触部位侵入寄主菌丝内,吸收营养使之死亡。
(3)还有些寄生真菌将菌丝或吸器伸到寄主真菌丝内或寄生菌丝与寄主菌丝接触,溶解寄主细胞膜,吸取其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二)微生物对植物的寄生
微生物对植物的寄生很普遍,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或染病微生物发病后,出现变色,组织坏死,萎蔫和畸形等症状,能引起植物病害的有真菌、细菌、病毒等。;(三)微生物对人与动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