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软组织损伤不同时间的推拿治疗原则一、急性期 急性期的损伤局部,应禁忌推拿操作,因手法刺激会加速损伤处充血和组织液的渗出,促成更严重的肿胀,甚至造成继发性出血。因此,在不加重伤势的前提下,只能在伤部的周围或远离伤部的上下施行轻度的抚摩和指针刺激,有助于肿胀的消退和疼痛的缓解 二、功能恢复期 恢复期以预防粘连、恢复功能为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目的。推拿疗法是主要措施之一,宜用揉、捏、揉捏等手法,采用力量较重、较深透的操作方式,配合摇晃等活动关节的手法操作和经穴按摩,使力达深部,消散瘀肿,恢复功能。 第五节 运动按摩一、概述 在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用于促进运动训练,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心理情感状态,尽快消除运动疲劳,帮助提高运动成绩,预防及康复运动伤病的按摩,称为运动按摩。 防治性按摩即用按摩方法来预防、治疗某些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预防性按摩通常在比赛或训练前进行,也可作为准备活动的一个内容。如武术和跨栏运动员的大腿后群肌和内收肌易受伤,在赛前进行相应的按摩,可起到预防损伤的作用。另外,按摩对某些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对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后期的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二、运动前按摩 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之前进行按摩,称运动前按摩。它能促进人体的神经、肌肉、内脏器官和心理情绪的兴奋,帮助运动员从生理和心理上为即将进行的训练或比赛作好准备,达到保持体能,增强信心,预防伤病的目的。 (一)训练前按摩 1、常用手法和操作:揉、揉捏、擦、搓、抖等。 2、时间安排:通常在运动训练前15分钟左右进行,以5~7分钟为宜。也可在准备活动前按摩3~5分钟。 3、注意事项:按摩中应注意以运动员主动接受按摩效果最好,按摩时间不宜太长,否则适得其反,一般来说,赛前按摩的刺激量与时间成反比。 (二)比赛前按摩 比赛前按摩即赛前按摩,是指运动员已经到达比赛场地,在比赛开始前对运动员实施的按摩。 赛前1小时用力按摩会使运动员感到疲劳,并导致运动成绩下降,脑电波测试的实验结果与此一致。兴奋性手法实验结果证明,施行按摩后3~9分钟以内受试者兴奋性较高,而9分钟以后则开始下降。 相对来说,在运动按摩中,赛前按摩的要求最高,按摩手法的选用、按摩时机的掌握等都可能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实施赛前按摩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按摩的治疗法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 三、运动中按摩 利用运动训练或比赛的间歇进行运动按摩,称运动中按摩。利用这些间歇时间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和血液的回流,消除组织中的酸性代谢产物,缓解肌肉过度紧张, 一般用兴奋性手法,按摩时间较短。按摩的重点部位是活动多,负荷大的肌群和关节,如投掷运动员的投掷臂,跳跃运动员的起跳腿,中长跑运动员的下肢等。 (一)常用手法和操作:赛中按摩多采用揉、揉捏、搓、抖动等,操作要轻快预想和。按摩的方向为向心性进行。上肢从前臂开始,经肘部、上臂至肩,配合揉按肩井、合谷等穴。下肢按摩从小腿开始,经膝、大腿至腹股沟,配合刺激足三里、委中、环跳等穴。 (二)时间安排:比赛暂停后即刻进行,一次局部按摩约3~4分钟。 (三)注意事项:赛中按摩时,应按照应用手法较少、用力较轻、频率较快、时间短暂的原则进行。按摩后应作一些专项准备活动,运动员不可静止休息,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四、运动后按摩 在运动训练或比赛后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按摩,称运动后按摩,又称恢复性按摩。 运动后的适宜按摩可以促进疲劳的消除,恢复或加速机体内环境达到新平衡。运动后按摩所用手法、用力大小、时间长短等,均应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运动员个体差异尤其是运动后身体的反应,如头昏、恶心、失眠、四肢乏力和肌肉紧张等情况来决定。因此,必须个别对待,不可千篇一律。 (一)运动后的全身按摩 通常是2~3天进行1次,每次按摩约1小时,在训练或比赛后休息2~3小时后进行,也可在就寝前1小时内进行,但应避免在运动员十分疲劳时进行长时间的按摩。在温水浴后进行按摩能增强效果。 按照腰背、上肢、下肢的顺序,沿血液、淋巴液回流的方向施行操作。常用揉捏、推压、摇晃、抖动等手法,用力由轻到重。根据各部位的疲劳情况,循经取穴,经穴按摩以揉、推为主,以调和气血,加快疲劳消除。如果按摩进行到运动员快要入睡时可停止操作。 (二)运动后的局部按摩 在运动结束后即早进行局部按摩,效果较好。按摩重点是负荷量大的部位。下面介绍颈部、腰背部、臀部、上肢和下肢的局部按摩方法。 1、颈部按摩 运动员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从枕部向下推摩,再转向两肩部,反复数次,然后揉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揉捏斜方肌,叩击肩背部,最后作头颈的被动旋转屈伸。按摩一次10分钟。 2、腰背部按摩 腰背部按摩的重点是背阔肌、斜方肌和骶棘肌。采用推、擦、揉、搓、叩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