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髋部骨折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其特点是死亡率高、股骨头坏死率高、骨折不愈合率高、致畸致残率高、康复缓慢。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对骨折采取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如果患者骨折移位不明显或为嵌插骨折、同时一般情况较差而无法耐受手术,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牵引(骨牵引或皮牵引)、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牵引重量,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措施包括外固定、内固定(如DHS、PFN等)、人工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等。对股骨颈骨折来说,GardenⅠ、Ⅱ型骨折多采用经皮多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GardenⅢ、Ⅳ型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坏死率高,内固定治疗效果不确定,可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至于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预期寿命、髋臼有无破坏而定。若患者年龄较大、全身情况较差、预期寿命不长、髋臼基本完整,则主张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且高龄患者术后活动较少,基本能满足其日常生活的要求。若情况相反,则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二)髋部骨折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而言,如患者系多发伤或全身情况较差,不能承受较大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固定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内固定包括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髓外固定系统包括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髓内固定系统包括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重建钉等。可根据骨折的稳定情况选择髓外或髓内固定,如属稳定型骨折多考虑髓外固定,反之则多采用髓内固定,必要时可用骨水泥加固。 不推荐将人工股骨头置换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案,除非骨折同时伴有原先髋关节疾病或陈旧性骨折,有施行关节置换术的指征,才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如选用此方案应密切关注手术风险和预后。 (三)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容易累及关节面,骨折愈合后易残留畸形和疼痛,常造成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 治疗多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但对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以及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倾向于采用手术治疗。可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撬拨内固定,以及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等术式。如果桡骨远端关节面明显塌陷,可行有限切开,关节面撬拨复位后用自体骨植骨或注入骨水泥填充关节软骨下缺损,再辅以外固定支架固定。腕关节镜技术目前也已应用到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及骨折后关节内紊乱征的治疗。 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对老年人应强调患肘、肩的功能锻炼,以免术后发生肩手综合征。 (四)肱骨近端骨折 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占85%,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只有15%有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经手法复位不满意后才考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行颈腕吊带悬吊或贴胸位绷带固定,3周后行功能锻炼。若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用闭合复位+撬拨+经皮钢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LCP利用钢板螺钉的成角稳定性固定,使钢板与螺钉锁定成一整体,松动概率小,钢板无须紧贴骨质,对周围软组织干扰少,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克氏针、螺钉、张力带钢丝操作简便,对组织损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在保证固定牢靠的前提下可以用来固定肱骨大结节,但严重的粉碎性骨折不适用。对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可以考虑一期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近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闭合复位经皮锁钉内固定也开始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应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恢复关节功能,减少肩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预防 (一)哪些人员应该接受预防治疗 1.WHO10年骨折风险模型评估:10年髋部骨折可能性大于3%,或10年骨质疏松性相关骨折的可能性20%,同时-2.5SD50岁的男性 2.T≤-2.5SD者 3.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脊柱)患者 4.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同时伴有骨折高危因素者 5.有骨折史并伴有低骨密度(-2.5SD) 六.预防 (二)哪些人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1.65岁的女性、70岁的男性,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2.绝经后的妇女、50~70岁的男性,依据临床危险因素程度每两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3.经期过渡期伴有危险因素者(如低体重、脆性骨折史、服用某些药物史) 4.50岁的成人且有骨折史者 5.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激素史、低骨量) 6.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或正在观察疗效者 7.显示骨丢失而需接受治疗者 8.经期后妇女如停止雌激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