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培训.ppt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如下: 8. 工作单位:民工、教师、医务人员、工人、干部职员必须填写发病时所在的工作单位名称,学生、幼托儿童填写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名称及班级。 9. 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病例追踪、核实和随访。 10. 病人属于: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Ⅰ. 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居民。 Ⅱ. 本市其他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居民。 Ⅲ. 本省其他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居民。 Ⅳ. 外省:指病人为其他省居民。 Ⅴ. 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Ⅵ. 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 11. 现住地址:指患者发病时的住址,而不是户籍所在地址。必须填写省、市、县、乡(镇)等信息外,还要详细填写村、组及社区、门牌号等可随访到患者的详细信息。具体情况如下: Ⅰ.专程至外地就诊,应填写病人的常住地。如某病人患手足口病,该病人由A城市至B城市就诊,现住址应填写A城市。 Ⅱ. 外出或至外地工作、出差、旅游等期间患病,应填写工作地、寄宿或宾馆等地址。 Ⅲ. 如新发传染病的境外输入病例等无法提供本人现住地址的,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Ⅳ. 羁押或服刑人员患病,填写羁押或服刑场所地址。 *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如下: 12. 人群分类:病人同时符合分类中一种以上时,应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分类。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未详细列入分类的,如警察、飞行员、军人、和尚、道士、乞丐、劳教人员等可填写在“其他”项中,并注明具体分类;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分类。 13.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划“√”。乙肝、血吸虫病、丙肝病例根据所作出的“急性”或“慢性”诊断进行相应的填写;其余病种可不填写,按“未分类”录入。 符合HIV抗体确认试验、替代策略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判断标准上报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应填报“确诊病例”。 14. 发病日期:填写病人本次就诊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本次就诊时间;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HIV感染者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日期;艾滋病病人填写本次就诊日期。 15. 诊断日期:须填写到小时。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填写接到确认(替代策略、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单的日期。 16. 死亡日期:填报因患该种传染病死亡的时间,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死亡,不论是否因艾滋病死亡,均须及时进行死亡报告。 *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如下: 17.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病人同时患两种及以上的传染病应分别报卡。 18.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19. 订正病名:当卡片类别为“订正报告”时,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 20. 退卡原因: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填写其原因。 21. 报告单位: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科室名称。 22. 填卡医生: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23. 填卡日期:填报本卡日期。 24. 备注: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说明传染途径、订正为其他疾病的病名、境外输入病例的输入地等信息。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或订正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在此栏补充填写“MDRTB。 艾滋病性病附卡、乙肝附卡 手足口病:①实验室结果:填报本次就诊时实验室检测结果,EV71、COX A16、其它肠道病毒感染。②重症患者:诊断为重症的病例选择“是”。 *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或传真)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网络直报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寨、街道、集体单位(学校、幼儿园、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 * 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