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志向是前进的驱动力,计划是前进的路线图。
涂料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加强公司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保护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的控制。
3 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的演练。
3.2 公司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公司内部火灾、爆炸事故、消防、抢险工作。
4 工作内容
4.1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就近立即向公司领导或车间(部门)领导报警,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
4.2 公司领导或车间(部门)领导接报警后,应立即到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并视现场火情采取相应措施:
a. 如发现现场火势处于可控状况,应立即组织周围人员关闭电源,用灭火机等进行扑灭。
b. 如发现火势较强,并呈蔓延或扩展趋势,自行施救已无力扑灭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报告,接报后应急相应领导小组、应急抢救小组成员应即刻到场,启动实施应急预案。
c.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向119/120报警,并向镇政府和环保部门通报火情。
d.应急抢救小组应首先组织抢救伤员和疏散员工,并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疏散秩序按现场情况决定。
e. 抢险组长带领抢险组人员,对险情的发源地立即采取隔离或阻隔措施,如关闭电源,转移现场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控制火势的蔓延和扩散。
f. 救护组组长带领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包括现场简单包扎,将受伤人员安全转送出险情发生地区等,遇到伤势严重的伤员,应在120人员的指导和指挥下协助救护。
g. 抢修组组长带领抢修组人员,对损坏设备进行抢修或维护,重点确保消防设备保持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消防用水源的足压供水。
h. 机动组负责协助各专业组人员进行有效的处理工作。
i. 在向119报警后,应及时派出人员接应消防队,并清除交通通道障碍,疏散围观群众,做好消防车辆的迎接、引导准备,并做好现场警戒工作。
j. 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限制或暂停相关区域的用火用电,划定必要的警戒区,或对局部区域实施暂时封闭等措施。
k. 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完整报告起火原因和灾情,按统一步骤,组织职工贯彻执行,做好安全工作。
l. 火灾扑灭后,由各组组长组织人员进行现场的清理和整理,清理时产生的废弃物按《废弃物管理办法》执行;灭火产生的污水按《水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执行,以免造成污染或二次污染。
4.3 行政部协助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做好善后事宜,并按四不放过 原则(即:事故原因不
清不放过,责任人不受教育不放过,事故隐患没有得到整改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
过),组织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
a. 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火灾,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相关部门及公司领导负领导责任。
b. 因平时未认真维修保养,导致消防用水、用电、灭火器材不完好,影响灭火行动,当事人负直接责任,安全负责人负主要责任。
c. 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的手机无故关机,致使火灾事件不能顺利上传下达,均要追究各自的责任。
4.4 事后总结
a. 如造成轻、重伤事故,及时报告各有关部门。
b. 发生事故的次日,应将事故基本事实情况、结果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书面报公司领导。
c. 发生事故的主要负责人在事故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并在所属部门大力宣传,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4.6行政部每年或在启动过应急预案后,对本预案进行演练和分析、评审及修改,并保持演练和评审记录。
应急预案写作指要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以及附则、附录等内容。1.总则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