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免抵税额的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口退税免抵税额的理解 一、出口环节中怎么产生的免抵税额? 生产型企业,执行的出口退税政策是:“免、抵、退”的政策。其中“免”是指出口麦芽的销售不征收增值税。“抵”是指将出口麦芽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水、电等加工环节中所支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环节的销售税。“退”中指上述生产环节的所耗用的进项税,也就是当期的免抵退税额(A)与本期增值税系统的留抵税额(B)进行比较。可能出现下述3种情况: A=当期出口的单证信息齐全出口的货物(FOB)销售额 (1)如果AB,则退税额为A (2)如果AB,则退税额为B, 免抵税额=A-B,要交税(A-B)*12% (3)如果B =0,则本期退税额=0,免抵税额=A,同时需要要交税A*12% 注:12%是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各地区可能政策不一样。 二、免抵税额是什么?怎么理解? 上述已经介绍了免抵税额其实就是应交的国内应交的增值税,是执行“抵”的政策应用下的特殊产物,在这里我十分崇拜设计出这个理论的牛人。因为生产型企业退税的最出彩的环节就这个免抵税额。 请注意设计的思路是用在生产过程中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中的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去冲减内销环节的销售税(用出口术语是“抵顶”)。 第一点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出口业务的话,增值税计算公式如下: 国内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销项税-进项税。 第二点,在第一点理解后,出口业务加进来了,那么上述公式如下: 国内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销项税-(国内环节进项税+出口环节进项税) 变形一下: 1、销项税=国内销项税1+国内销项税2 2、国内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国内销项税1-国内环节进项税)+(国内销项税2-出口环节进项税) 免抵税额这时就闪亮登场了, 3、免抵税额=国内销项税2-出口环节进项税 此时,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当增值税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就产生了免抵税额了吧,因为进项总和小于了国内销项税2,所以就是应交增值税了,又由于是出口业务产生,所以增值税免掉,附加税正常征收。 如果,综上,你还是理解不了,也不怪你。只能怪我,我是在吃片安眠药后,在床上睡不着了,才想白的这个问题。 对教材资源的一些讨论 摘要:本文就笔者在使用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实验教材(数学第六册)过程中,对教材资源中的问题进行了理解、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性;真实性;层次性;繁琐性;误解。 2021年,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改实验教材的教学工作,教材一拿到手,我就被那些花花绿绿、生动形象的图文吸引了,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深钻教材,认真研究。在我使用它的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发现新教材的可行性特别强,学生脑子灵活、能力强,与此同时我也有太多感受,现仅对教材资源与大家商榷: 我们学校是2001年开始使用北师大版新教材的,其中一些图文我认为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图例的科学性 第六册数学书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如图1) 图1 图2 红旗应向一个方向飘,除非旗杆那里有电子吹风机(我想是没有的),这幅图有失真实性,孩子们的争议比较大,有的说不看红旗,就建筑来说是对称图形;有的说这幅图形对折不能完全重合,说明不是对称图形等等。我不知道编者的本意是就是通过这些细节考察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掌握程度,还是根本没想到我们的学生会“盯”的这么仔细,但不管怎么样这幅图不符合实际。 选编的练习容易引起误解 第六册数学书第55页画一画⑴请你在每种图形的周围画几个与它相同的图 形,使它们铺满整个长方形。(如图2)实际上它是铺不满整个长方形的,学生绞尽脑汁想都未能铺满它,其实这道题的目的是利用平移画图形,所以建议把后半句改为“最多能画几个”等类似的语句。 再如同上册第66页,(如图3) 图3 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孩子误填为苹果占全部水果的1/2,梨子占全部水果的1/2,因为苹果是两种水果中的一种嘛,而这样一填第3问似乎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建议问题应改为苹果的个数占全部水果个数的几分之几,梨子的个数占全部水果个数的几分之几。 再比如第七册第15页,直线的画法 ,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直线上有两点。 选编的练习容易占用孩子过多的时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素材,可有时看起来类似的数学素材就 拿来选编,容易引起孩子无休止的争论,占用过多的时间。比如学习对称图形这一章,第六册第15页让学生判断蝴蝶(如图4)、第六册第88页判断标志牌(如图5)是否是对称图形,每次孩子都会说不看蝴蝶身上的花纹,它是对称图形,算上花纹它就不是对称图形;不看标志牌里的图形,光看外观图形

文档评论(0)

qqbbc12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