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研习教学设计.docx

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研习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研习教学设计 (一课时,40分钟) 教与学的目标 1.了解历史题材在诗词作品中的处理方式; 2.明确即景抒情与借古事比今事两种抒情方法的各自长处。 教与学的时间预设 一课时(40分钟) 教与学的过程预设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我们平时经常说自己的民族历史有多么多么悠久,今天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预设学生的答案:提供经验教训;丰富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等) 大家的回答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回答是这样的:“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一旦我们被某个历史人物、某个历史事件深深触动,我们就会激情澎湃、情难自已。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激情记录下来,我们就称之为怀古诗词(板书:怀古诗词)。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历史题材作为题咏的对象。 本堂课我们就来研读这样类型的两首宋词。 二、文本研习 1.教师范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正音(如“了”、“纶”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意正音(如“佛”、“仲”等)。 2、学生齐读两首词。 3、交流初读感受 此环节起激发兴趣的作用,为接下去的分组研习作准备。可以从“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你觉得哪一首比较容易读懂?”这样的浅易问题入手。确定班内四组同学的大致“倾向”,“暗示”两首词的显著差异。 4.分组自主合作研习 把班里同学分成两组: 第一组合作研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任务是根据教材77页“文本研习”第1题,主要研习这样4个小问题(刚好对应4个直列):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歌咏的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指明写作的地点,词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各是什么)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对周瑜有何评价?(说出具体理由) (3)这首词的上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有什么作用? (4)请从写景的角度变化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说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写景技巧。 第二组合作研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任务是根据教材77页“文本研习”第2题,也主要研习4个小问题: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涉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各有哪些? (2)这首词中用来自比的历史人物是谁?体现了当时怎样的处境和感情? (3)这首词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与当时的统治者及其领导的政治事件有关,为什么不直接写明道清呢? (4)据说民族英雄岳飞的孙子岳珂这样评价辛弃疾的这首词:“微觉用事多耳”,意思是批评这首词题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太多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5.交流、共享研习成果 第一组4个问题各推请一名同学为代表发言,教师适时补充、纠偏。建议这样总结: (1)怀古人为主 (2)周:年少有为;苏:老大无为 (3)以景之雄奇衬托所怀古人所创事业的伟大不凡 (4)由仰视到俯视、远望,分别从形、声、色角度描绘。所用修辞手法为夸张、拟人、比喻。 第一组交流结束后,请第二组同学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二组4个问题也各推请一名同学为代表发言。教师在补充、纠偏时,注意让第一组的同学参与。建议这样总结: (1)历史人物有: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历史事件:刘义隆北伐失败。 (2)廉颇。北伐理想长期不能实现,虽年老,仍不忘为之奋斗! (3)这是借古事以比今事,一则显得含蓄(直斥君主的无能会给带来杀身之祸),二则能使的忧愤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4)赞成的理由如: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与镇江(即京口)和北伐有关,是的合理联想。不损害词的结构安排,同时又使词的主题得以升化、抒情显得含蓄。不赞成的理由如:增加阅读困难,影响这首词的流布。 第二组交流结束后,请第一组的同学齐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总结和布置作业 1.总结 根据教材77页“文本研习”第3题,教师可作这样的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习了这样两首怀古诗词,三国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的辉惶业绩激起了贬谪黄冈的苏东坡的热情,他借笔下雄奇的赤壁景象,抒发了自己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