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难点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神农尝百草神农氏塑像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学生思考 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天生就知道种田的,那么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以什么为生呢? 一、考古发掘队---探究农 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的起源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原始农业原始人的生活主要方式伴随狩猎家畜饲养业 课堂提炼思考:我国原始农业的分布及具有哪些特征?炭化了的粟和菜籽(半坡遗址出土)碳化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 2、原始农业的分布及特征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1、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农耕系统;2、在发展的初期就显出地域的差别,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南稻北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炭化了的粟和菜籽(半坡遗址出土)半坡遗址发掘现场 碳化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 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古代的畜牧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刻画猪纹黑陶钵 灰陶猪首形匜(马家浜——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约为公元前4000—前2685年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五谷丰登: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不同说法)麦麻稻豆稷粟黍马牛猪羊鸡狗六畜兴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小试身手十二生肖甲骨文辨读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二、农具研发组——生产力的进步中国古代农具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各自的特点:原始农业阶段“刀耕火种”:指原始的耕种方法。先砍伐树木,焚烧树桩与荒草用作肥料,然后就地挖坑种植农作物。 (工具简陋、不便捷、效率低。)中国农具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畜力取代人力使用便捷,效率高。汉唐时期唐代曲辕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原始农业阶段石镰 石锄 石犁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下: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铁锄战国时期铁锄战国时期凹形铁锄战国时期铁犁头、铁镰刀曲辕犁使用示意图西汉中期唐代特点: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能调节深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极易适应水田耕作。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曲辕犁耦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灌溉工具的改进春秋战国之际辘轳: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工具桔槔:井上汲水工具右上:三国马钧翻车上、右下:唐宋时期筒车牛耕和生产工具、技术的不断改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思考1:结合上述中国农具的发展变化总结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其变化体现了什么发展过程?1.农具用材质量的变化,耐用性、实用性能加强:由石器、骨器、木器到金属工具,到铁农具的出现;2.工具种类不断增加,技术得以突破,能完成多道工序:由耒、耜到曲辕犁;3.农业动力的变化:由人力到畜力——牛耕的出现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代农具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过程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日期一般是固定,有时也差一两天 农业谚语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夏至有雨,仓里有米。谷雨无雨,犁耙挂起。种田不撒粪,等于瞎胡混。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一年四季早。春争日,夏及时,一年大事不宜迟。三:水利专家组-----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大禹治水 禹治水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石)团结协作 总结从春秋到明清水利设施的兴修情况,并说一说水利兴修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两汉:治理黄河 (王景)地方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 (西域)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都江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 分水鱼嘴 这是一幅空中航拍的图片, “鱼嘴” 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