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1
1 资料与方法 2
2 结果 3
3 讨论 4
文2: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6
Ki67 7
ΔNp63 9
p27 9
CD44v6 10
参考文摘引言: 12
原创性声明(模板) 13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文1: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in salivary gland in order to inv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 The paraffin slides and clinical documents of 98 cases with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 in Sslivary glangs were reviewed,and the correlative clinicopathologic facto)influencing the survival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were expected to be belpful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ain effective facto.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 The clinicopathologic facto correlated with decreasing in survial rates were: advanced clinical stage,older page(≥60),necrotic presentation and metastatic presentation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clinicopathologic facto including clinical stage,patient age and necrosis influenc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MEC in Salivary glands.
【KEY WORDS】 Salivary glands;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Survival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涎腺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研究统计的11947例涎腺上皮性肿瘤中,此瘤有1487例,约占12%,而在其恶性肿瘤4894例中,约占30%左右[1]。根据其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特点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型。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粘液表皮样癌的认识,提高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准确率,我们对98例该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 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们收集了1983~2001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粘液表皮样癌98例患者的资料,男性57例,女性41例,资料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临床特征 粘液表皮样癌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40岁,男∶女=∶1。49%粘液表皮样癌发生于大涎腺,47%位于小涎腺。高分化型粘液表皮样癌大多为无自觉症状,不规则肿块,质地偏硬,活动较差。有些肿瘤的部分区域呈囊性,病史较长,61%的患者病史在10年以上,肿瘤大小多数在2~4cm之间。低分化型粘液表皮样癌生长快,易出现疼痛,溃疡表现,肿瘤呈实性,较硬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差,病史平均为年,多数患者病史在1年以内,肿瘤直径平均左右。
病理特征 粘液表皮样癌大体标本一般无包膜,剖面呈粉红或棕褐色,可见大小不等囊腔,含粘稠胶冻状物质,有时局部出血。光镜下:粘液表皮样癌主要由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组成,偶见透明细胞、柱状细胞、颗粒细胞及脂样细胞等。
研究方法 将病例资料在软件上用KaplanMeier法进行数据处理。单因素分析按P水准用Logrank检验,筛选出影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的主要临床病理因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