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及古诗词练习.docVIP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及古诗词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及古诗词练习 (附答案) 一. 童趣 阅读下列语段 , 回答问题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 . .  庞然大物: . 癞虾蟆: .  项为之强 : . 上文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 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 (1)物外之 趣 ( ) . (2)昂首观之 ( ) . (3)为之怡然称快( ) .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 4.翻译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第 1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8.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 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 《〈论语〉十则》 ( 一). 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 ,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 主持人说“孔子说 过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 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 5 孔 子 认 为 认 识 事 物 的 正 确 态 度 是 . 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 并阐述为 ( 二). 阅读语段 , 回答问题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 是以: 下问: 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 什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1 .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3)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③诲女知之乎(  )  )  ②温故而知新(④知之为知之(  ) )(  ) ⑤是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 。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 。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 。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  : 。 三.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07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