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科学学习指南
一、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总学时数:124 理论课学时数:96 见习学时数:28 学分数:1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它既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又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它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毕业时能独立诊治常见病。在内科学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整个学习过程中,努力提高医师素质,关心爱护病人,培养人民医生的高尚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及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态度
1.教授策略
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思维性很强的临床医学,亦是人群发病率高,接诊病人最多的一门临床学科。内科分科较细,各专业除共性外,尚有其个性的部分。内科教学包括二方面的问题:一是传授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的思维方式。因为内科教学的核心就是教会学生以患者的主诉为中心,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获取与主诉相关的基本资料,有的放矢进行化验、影像学检查,然后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经过认真的鉴别诊断,提出诊断和治疗决策。这一过程需反复多次,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贯穿了医生的逻辑思维和缜密的分析、论证。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层次清晰,表达清楚,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并适当的介绍内科学的新进展(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 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技术方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在临床见习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遴选典型病例进行讨论。适实地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示教、多媒体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2.学习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不拘拟于课堂知识,要踊跃参加临床实践(各级医师的查房、讨论、会诊)和相关的医疗操作,在实践中发挥连贯(前期和后期知识)的思维,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在服务中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
(二)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急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呼吸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肾小球疾病、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出血性疾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中毒。
2.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熟悉病因,了解发病机制:
肺脓肿、肺癌、气胸、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垂体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3.掌握下列疾病的诊断要点,熟悉临床表现,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
胸腔积液、梅毒性心脏病、胃癌、血友病、肾小管及肾间质疾病、中暑。
(三)基本技能
⒈ 掌握病人接诊、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初步拟定合理诊疗方案、填写各种检验单及撰写各种医疗记录。
⒉ 掌握静脉抽血、注射(皮下、肌肉、静脉)、皮内试验、供氧、吸痰。掌握胸腔、腹腔、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洗胃、心脏体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技术操作。熟悉人工呼吸机、人工心脏起搏及电复律、心脏电除颤器的应用。学会基础护理工作。
⒊ 了解放射线、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及内窥镜的适应证和检查方法。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
四、必须先修习的课程 所有医学基础课程,诊断学
五、教材、参考资料及学习网址
教材:陆再英主编.内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籍
1.陈敏章主编,邵丙扬副主编.中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2.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3.陈文彬主编.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4.Goldman L et al.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3th ed.2007
5.吴德朗校订,赵华月主译.哈里逊内科学.第十版.麦格罗希尔出版社,1993年
学习网址:47/nk/index.htm
执笔人:赵建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