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水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证论治】 1.辨阳水和阴水 阳水: 多因风邪外袭, 水湿浸渍造成肺不宣降, 脾不健运而成。发病较急, 每成于数日之间, 肿多由上而下, 继及全身, 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 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 通常病程较短。 阴水: 多因脾肾亏虚, 气化不利所致。病多逐步发生, 日积月累或由阳水转化而来。肿多由下而上, 继及全身, 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 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 病程较长。 一 、辨证关键点 2、分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 感受外邪, 起病急, 病程短, 恶寒 发烧、头痛、身疼、脉浮; 内伤: 脏气亏虚, 病程长, 迁延反复, 虚中挟 实, 以本虚为主, 有气血阴阳不足表现; 3.辨病变脏腑?: 在肺、脾、肾、心之差异。 若水肿较甚, 咳喘较急, 不能平卧者, 病变部位多在肺; 若水肿日久, 纳食不佳, 四肢无力, 身重, 苔腻, 病变部位多在脾; 若水肿反复, 腰膝酸软, 耳鸣眼花者, 病变部位多在肾; 若水肿下肢显著, 心悸怔怔, 胸闷烦躁, 甚则不能平卧, 病变部位多在心。 4、辨析重症、危症 小便少或点滴而下, 合并癃闭。 全身肿胀, 喘咳心悸, 不能平卧—— 水毒内留, 上凌心肺。 全身肿胀, 恶心呕吐, 头晕目眩, 呃逆 频作, 口有尿臭,齿衄,神萎——浊阴上泛。 神昏沾语, 手足抽搐, 呼吸急促—— 水毒内 闭, 元气欲脱。 二、诊疗标准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诊疗水肿 三条基础标准 (一)阳水应以驱邪为主 (二)阴水当扶正祛邪: (三)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 (一)阳水 1.风水相搏证 眼睑浮肿, 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 来势快速, 多有恶寒, 发烧, 肢节酸楚, 小便不利。偏于风热者, 伴咽喉红肿疼痛, 舌质红, 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 兼恶寒, 咳喘, 舌苔薄白, 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 疏风清热, 宣肺行水。 代表方: 越婢加术汤。 常见药: 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 2.湿毒浸淫 眼睑浮肿, 延及全身, 皮肤光亮, 尿少色赤, 身发疮痍, 甚则溃烂, 恶风发烧,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 宣肺解毒, 利湿消肿。 代表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常见药: 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若脓毒甚者, 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 若湿盛而糜烂者, 加苦参、土茯苓; 若风盛而瘙痒者, 加白鲜皮、地肤子; 若血热而红肿, 加丹皮、赤芍; 若大便不通, 加大黄、芒硝。 3.水湿浸渍 全身水肿, 下肢显著, 按之没指, 小便短少, 身体困重, 胸闷, 纳呆, 泛恶, 苔白腻, 脉沉缓, 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 治法: 运脾化湿, 通阳利水。 代表方: 五皮饮合胃苓汤。 常见药: 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苍术、厚朴、陈皮、草果、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若肿甚而喘, 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中医内科学水肿 水 肿 【概述】 一、概念: 水液潴留 泛滥肌肤 头面浮肿 眼睑浮肿 四肢浮肿 腹背浮肿 全身浮肿 本篇论及 水肿关键以肾性水肿为主。包含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二、范围: (三)源流 1、分类 (1)、《内经》: “水”、“水气”: 风水、石水、 涌水 (2)、《金匮要略》: “水气病”按症状分: 风水、 皮水、石水、正水、黄汗 按部位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 (3)、《中藏经》水肿: 分青水、赤水、黄水、 白水、黑水、玄水 风水 里水 石水 气水 (4)、隋《诸病源候论》水肿: 分为二十二候 (5)、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辨证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