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

九年级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对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倒幕前日本的社会等级制度;复述美国首先翻开日本的大门;了解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的变动;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开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辩证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比拟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归纳日本改革成功、中国改革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开展的推动力;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想富强,一定要善于学习他国长处,要善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幕府统治和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中期,日本和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面临着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面对民族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对策?为什么日本不但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走上了开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本课我们学习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二〕讲授新课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的统治: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和大名都有自己的家臣——武士,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统治阶级。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至1867年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为止〔即大政奉还〕,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最强盛也是最后的武家政治组织。创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直到1868年末任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予明治天皇为止。 2.美国翻开日本国门: 培理登陆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翻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与以幕府为首的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倒幕运动应运而生。 二、倒幕运动 1.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日本国门被翻开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场的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取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人民掀起了斗争的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的下级武士,实力迅速扩大,成为日本倒幕的主要力量。 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典范,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领导人: 明治天皇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开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三人。 2.内容: 类别 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实现中央集权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开展近代经济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拍死的“武士道〞精神。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教育经费: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1868年4月,睦仁天皇率领公卿大臣向“天地神就〞宣誓,公布了《五条誓文》:一、广 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正;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誓文说明了日本要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改革的政治纲领。 3.性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开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局限性。明治维新保存了大量旧制度的剩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1895年,与中国进行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投降,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5

文档评论(0)

大姐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