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中医西医的比较.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入门中医西医的比较 第一页,共16页 引言 懵懵懂懂,学习中医十余载。和大家一样,科班,从中医基础至中医内、外、妇、儿、针灸等,大三开始学习经典,选读教材。虽然每门课程成绩优异,但直到这十多年之后才发觉,可能我们学习中医的方法存在问题。 思考过吗? 第二页,共16页 我与中医 上大学前没有想法。语文、文言文基础较好,学习中医“很容易上手”,中医古文、中药、方剂都自学。但仍然对医学没有概念。大三学习经典、针灸、中内等,给韩国留学生补课,被逼发奋学习。 实习时候接触病人,才体会到中医有用,但仍不得其要。 第三页,共16页 我与中医 捷径: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研究生阶段(类似规培生活):临床、临证。管病人、思考。每一种专科病,西医治疗指南、进展,中医理法方药(仍跳不出中诊、中内,有时候会联系中基)。 从医后,专科的中医、西医应用。“医工”。 “十年一台阶”,如今,思考:中医的学习方法对不对?经典怎么用?处方是中药的堆砌还是落眼于每一味药? 第四页,共16页 思考后, 我做了什么? 第五页,共16页 * 从中药学的角度学习中药。 重读中基、《伤寒论》等。(没做完~~~) 学习平台的应用 筛选过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医院的中医群、巴山夜语、吴门医述、中医书友会等) 第六页,共16页 * 认识中医 中西医异同 中医课程 西医课程 中医课程内容 西医课程内容 中基(理论基础) 解剖、生理、生化 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 器官、代谢、信号传导 中基(病因病机) 病理、病生、免疫、微生物 “外感六淫”;邪正、阴阳、气血失常 微生物感染、免疫应答、器官功能障碍 中诊 诊断学基础 望闻问切、舌诊、脉诊,“证” 视触叩听、理化检查,“病” 中药、方剂 药理 中药、方剂理论、治则与治法 药理学 中医临床 临床 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针药结合 对因;对症 第七页,共16页 * 总结: 中医面对人体,利用“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精津液和经络”来认识;西医利用“遗传、器官、物质代谢、信号传导”来认识。 中医发病、机理,利用“外感六淫、邪正盛衰”来认识;西医利用“病原体、免疫应答、器官功能障碍”来认识。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舌诊、脉诊),重视人体动态变化、主观体验气?;西医视触叩听、理化,重视客观形态形?。 中医中药、方剂有理论、有治则;西医未成系统。 中医临床强调理法方药、辩证、整体;西医病因、局部论治。两者都各有长短。 第八页,共16页 * 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 用西医的套路在学习中医。 是否可行?是好、是坏? 第九页,共16页 可行。因为可以看病。“上工、中工、下工”。 不好。因为理论薄弱、病机不参、应用生硬、药理未通。 举例:方剂加减,加减一味、二味,有何讲究、简单堆砌吗?为何取此药不取彼药?为什么要讲究炮制? 怎样改善现状? 第十页,共16页 * 耐心、勤奋,补课。 锻炼中医思维,临证。 第十一页,共16页 * 补理论基础:《中基》、《内经》、《难经》、《针灸经》。 补诊疗方法:《伤寒论》(《金匮》)、《温病》、《中诊》等。 补治病“指南”:《伤寒论》、《温病》、《中内》等。补充,给大家思考:是《中内》中的疾病分类接近本质,还是《伤寒论》六经病分类接近本质? 补治疗方法:《中药》、《方剂》、《伤寒》、《温病》、《本草纲目》、中药现代的药理研究。 第十二页,共16页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