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研究进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2 《食品新资源》 课 程 论 文 设 计 鱼腥草的研究进展 目录 TOC \o 1-3 \h \z \u 摘要: 3 Abstrac: 3 1 资源利用 4 2 有效成分 4 3 药理作用 5 3. 1 抗菌作用 5 3. 2 抗病毒作用 5 3. 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6 3. 4 抗炎作用 6 3. 5 利尿作用 6 3. 6 抗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7 3. 7 镇咳作用 7 3. 8 抗放射作用 7 3. 9 其它 7 4 临床应用 8 4. 1 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 8 4. 2 五官科疾病的应用 8 4. 3 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 8 4. 4 外科疾病的应用 9 4. 5 妇科疾病的应用 9 4. 6 皮肤科疾病的应用 9 4. 7 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9 4. 8 其他应用 10 5 配伍性 10 6 毒性 10 7 不良反应 11 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uuynia cordate Thunb) 的全草, 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 故名鱼腥草。性味辛、寒,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要应用于肿痛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Abstrac Houttuynia Houttuynia to Saururaceae genus Houttuynia (Houuuynia cordate Thunb) of the whole plant , its stems and leaves after grated fishy , named Houttuynia . Spicy , cold, with detoxification, swelling and pus , Tonglin diuretic effect. Mainly used in spit pus throat , cough phlegm , heat dysentery hot shower , carbuncles sore .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aspects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Houttuynia ,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1 资源利用 鱼腥草我国仅1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1]我国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两广、两湖、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区均有产。鱼腥草为药食两用的植物,早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的记载[2] 现代研究证明,每100g鲜嫩鱼腥草茎叶中含蛋白质0.8 g,碳水化合物3g,粗纤维1.2 g,脂肪0.2g,维生素B1 0.013 mg,维生素B2 0.172 mg,维生素C 33.7 mg;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K、 Na、 Ca、Mg、Zn、Mn 和17种氨基酸[3] 从40年代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目前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栽培较多。 2 有效成分 1921年国外报导过鱼腥草含有癸醛( Capr il aldehyde) 、月桂醛( Laur ic aldehyde ) 及甲壬酮( Methy L-n-nony Lketone) 等成分。1952 年用水蒸汽蒸馏法自鱼腥草中提取的精油里发现一种抗菌物质, 即为癸酰乙醛( Decanoy aceta Ldehy de ) CH3( CH2 ) 8COH2CHO。1971 年国内用人工方法制备了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 合成鱼腥草素) , 使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在研究表明, 全草含挥发油0. 0049%, 油中含抗菌成分鱼腥草素Sodium Houtt rufonate ( 癸酰乙醛) 、甲基正壬基酮、月桂烯、月桂醛、癸醛、癸酸。尚含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 花穗、果穗含异槲皮甙, 叶含槲皮甙和无机成分( 即氯化钾、甙 酸钾) 。也有报道花、叶、果中的黄酮类相同, 都含槲皮素、槲皮 甙、异槲皮甙、瑞诺甙、金丝桃甙。 3 药理作用 3. 1 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差; 动物试验证实: 鱼腥

文档评论(0)

qqbbc12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