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解题时如何由条件搜寻结论
——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
山东平原一中
解题经验告诉我们,一则习题的分析和解决,即由题设物理环境、初态条件,依据物
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构建方程、不等式等解题方案,寻求待求物理结论的过程。由明显、
隐含或中间条件的梳理、发掘开始,明确和建立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各种必然
联系,再应用数学工具,不断逼近和猎取待求的结论,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
在。
一、条件和结论
为便于讨论,必须明确条件和结论的物理意义。
⒈意义
所谓条件,亦即物理习题所给的、已知的物理量、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或状态)和
必要的文字说明等等,而结论则是我们依据条件、利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所要寻求的未知目
标或答案。
例如: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 60m/s,随后匀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大小是 2m/s,机场的
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
显然,此例中包括三个 “条件”—— 已知v 、v 、a,和待求 “结论”——未知 x。
t 0
2 2
“考察”发现,它们通过速度位移关系 v -v =2ax 紧密联系在一起。联系到已知数据,由
t 0
此,可求出
2 2 2
x=(v -v )/2a = -60 /2× (-2)m=900m
t 0
实际上,解题过程即反映出大脑有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数理思维”等等思维
活动。
再如:某质量为 11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路面试车,当达到 100km/h 的速度时关闭发动
机,经过 70s 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 2000N,产生的
加速度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此例物理场景比前例略复杂。必须明确在前后两种情况下,汽车所受 “阻力不变”这
一点。
首先,考察、分析阻力 f 与质量 m、初速度 v 、时间 t 等已知 “条件”没有直接关
0
系。但是,由这几个 “条件”可由 a=(v -v )/t 求出加速度。而加速度 a 就是我们非常需
t 0
要的,它即可作为初步、阶段性 “成果”,又可作为继续寻求最终结果的新的 “过渡条
件””或 “过渡结论”。分析发现,f=ma. 我们即可由此再求出阻力。联系已知数据,从而
a=-27.8/70m/s 然后不难求出其大小为
f= 1100×-27.8/70=-437N
其次, 重新起步的情况,除牵引力 F=2000N, “阻力不变”也是 “已知”条件。而牛二
/ /
定律 F-f=ma 可把 a “结果”与 F、f 联系起来。由此可再求出
/ 2 2
a =(F+f)/m=(2000-437)/1100m/s =1.42m/s .
由上可见,习题解决实际上就是应用已知条件、中间条件等努力寻求结论的过程.
上面的讨论中,如题目所给的、明显的物理量称作 “已知条件”或 “初态条件”,所求
未知量称作 “结论(答案)”,而解题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态”物理量称作 “过渡条件”
或 “过渡结论”。应该指出, “过渡条件”求出的多少、正确与否,与习题解决有着非常重
要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能关系到解决的顺阻或成败。这种过渡结论或过渡条
件,也是通常所谓习题解决的关键、肯綮或突破口,或者干脆称为 “题眼”。
“阻力不变”,可称为隐含条件;其他如 “光滑”、 “不计摩擦”、 “阻力不变”、 “刚
好”、 “至少”等,则称作 “隐含条件”。
⒉分类
各种思维对象均可扮演已知“条件”、“结论”等两种各具不同外部特征、内部联系或
属性的角色。
物理习题的条件,大致可分为:
①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谈高中物理解题的“探讨法”.doc
-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谈高中物理解题的“探讨法”.pdf
-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物理解题时如何由条件搜寻结论.doc
-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再谈“比较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doc
-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再谈“比较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pdf
- 10节课补完中学英语所有语法 彻底颠覆传统英语学习.pdf
- 2017~2018高中物理(人教版)高三备考 强化训练29 电磁感应定律 感生电动势 自感.pdf
- 2017~2018高中物理(人教版)高三备考 强化训练32 交变电流的产生 电感和电容.doc
- 2017年物理考纲没特别要求的实验习题及答案.doc
- 2017年物理考纲没特别要求的实验习题及答案.pdf
- 某区纪委书记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 某县纪委监委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
- 某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第四季度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研判报告.docx
- 县委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汇报.docx
- 税务局党委书记2024年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某市税务局副局长202X年第一季度“一岗双责”履行情况报告.docx
- 副县长在全县元旦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docx
- 某市委书记个人述职报告.docx
- 某县长在县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1.docx
- 某县长在县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