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37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探究活动的分析.ppt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37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探究活动的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三十七) 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探究活动的分析;实验专项;;【典例示范】 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  ) A.土壤不作处理,自然状态 B.土壤作高温灭菌处理 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解析: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答案:A;【实战演练】 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下面是该小组制订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加以完善。 (1)实验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2)实验原理: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探究碳的转化情况。 (3)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架、4支试管、铝箔4张、光源、若干只大小差不多的田螺、若干枝大小差不多的金鱼藻、50 mL量筒、去氯的水、pH试纸。;(4)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4支相同的试管,加入等量的去氯的水,并编号1、2、3、4。 第二步:1号试管什么都不加,作为对照。2号试管加入一只田螺,3号试管加入一枝金鱼藻,4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测定每支试管中的pH后用双层铝箔将试管口封住。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1号试管pH无变化,2号试管的pH________,3号试管的pH上升,4号试管的pH__________。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实验原理中已经说明了要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所以由各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得出结论。要研究碳的转化,当然离不开光合作用,要给予一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pH就会升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pH就会降低。 答案: (4)第二步:加入一只田螺和一枝金鱼藻 第四步:将试管放在较强的光源下照射 (5)下降 无变化(或略有上升) (6)碳在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转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