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得到了不断的洗礼和
升华,诚信教育已在神州大地上扎下深厚的根基,具有悠长的历史渊源,培养了一大批倡导
诚信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和人民
做着贡献。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从来都是重信守诺,是最讲“诚信”的民族。关于“诚信”
问题,孔子曾讲“民无信不立”,孟子曾说“朋而有信,人无信而不交”。
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诚信”的核心是强调忠诚,
主要包涵朋友的信义、爱人的忠贞、君臣的忠实等。孔子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士”,亦
即君子,且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此。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就是有“信”和“守信”,他曾郑
重地说:“君子博学而孱守之,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可见,作为君子的基本道
德标准,欲成君子不可“无信”。
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保证,诚信就是一诺千金。信用是一个人内在气
质的反映,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德之一。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信用指的是一个人的资信记录,是指一个人的负责任的能力,不是简单的道德人品问
题。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事事讲信用,那么他的事业将会走向成功,人生将会亮丽多姿。
反之,一个处处背离信用的人,如果经常食言,久而久之他定会失去周围人的支持和信任,
最终会抑郁、不得志,其人生必将黯淡无光。当代大学生应当把诚信看成与生命一样重要,
视诚信为自身道德品质的生命,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否则,在社会上将难有立足之地,
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
诚信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是
一个不讲信用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只能是一个可怜的生物群落。主席提出“以德治国”,大
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十六大报告
中着重提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
目标”。可见讲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关乎民族进步、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大学生——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今天,作为未来祖
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已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
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初
步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某些方
面仍不成熟、不完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仍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亟待探讨解
决。
(一)助学贷款考验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
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国家推行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多数大学生诚实守信,及时还
贷,这使我们自信的看到,大学生是最有前途的群体,也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但也有部
分大学生却不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片面理解国家助
学贷款政策,将国家的支持误解为 的午餐;二是个人诚信素质低劣,“根本就不想还钱,能不
还就不还”;三是个人花销大,家庭和个人又无资金 ,想还又还不起;四是侥幸心理,就业单
位不固定,又无具体担保人,认为“出了地边不怕见官”,银行很难找到自己,拖一天算一天。
殊不知,诚信是当今时代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处事之本。享受助贷款的
大学生是在用自己的诚信作担保,条件成熟时或者毕业后应当积极偿还贷款。如今助学贷款
已成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人
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二)高校图书馆考验大学生诚信
高校图书馆购入的书籍,几年后常常由当初的几十本变成了几本甚至孤本,图书数量总
在递减。据悉,高校图书的流失量平均在借书总数的 1 %左右。为防图书有去无回,不少高
校图书馆纷纷制订应对措施。如:部分学校建立样本书柜,用于收藏孤本;针对毕业生离校前
不还书的现象,学校将赔偿金额翻了几倍,或规定更细的赔偿制度,但这样的赔偿制度实际
并不十分奏效。有的学生甚至把绝版书籍据为己有,给单位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docx VIP
- 博世:以文化为基因,提升领导力 – 博世高潜人才发展与教练文化.pdf VIP
- 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筛查、评估和诊断指南(2025).pptx VIP
- GBT 29611-2013 生橡胶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pdf
- NB_T 20160-2021 压水堆核电厂不锈钢水池覆面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厂)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平面图.pdf VIP
- 2015办公用品采购表申请表做办公用品采购流程.doc VIP
- 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