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江汉(佚名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VIP

大雅-江汉(佚名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雅 ·江汉 先秦:佚名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 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 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 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 用锡尔祉。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 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 洽此四国。 标签 诗经、赞颂 译文 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游乐,要对淮夷进行讨伐。 前路已经出动兵车,树起彩旗迎风如画。不为安逸不为舒适,镇抚淮夷到此驻扎。 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出征将士威武雄壮。将士奔波平定四方,战事成功上告我王。 四方叛国均已平定,但愿周朝安定盛昌。从此没有纷争战斗,我王之心宁静安详。 长江汉水二水之滨,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新的四方国土,料理划定疆土地 境。不是扰民不是过急,要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领土直至南海 之滨。” 我王册命下臣召虎,巡视南方政令宣诵:“文王武王受命天下,你祖召公实为梁 栋。莫说为了我的缘故,你要继承召公传统。全力尽心建立大功,因此赐你福禄 无穷。 “赐你圭瓒以玉为柄,黑黍香酒再赐一卣。秉告文德昭著先祖,还要赐你山川田 畴。去到岐周进行册封,援例康公仪式如旧”。下臣召虎叩头伏地:“大周天子 万年长寿!” 下臣召虎叩头伏地,报答颂扬天子美意。作成纪念康公铜簋,“敬颂天子万寿无 期!”勤勤勉勉大周天子,美名流播永无止息。施行文治广被德政,和洽当今四 周之地。 注释 江汉:长江与汉水。浮浮:水流盛长貌。武夫:指出征淮夷的将士。滔滔:顺流 而下貌。匪:同“非”。来:语助词,含有 “是”的意义。求:通 “纠”,诛求, 讨伐。旟:画有鸟隼的旗。舒:徐,缓行。铺:止,驻扎。 汤汤:水势大的样子。洸洸:威武的样子。庶:庶几。载:则。 浒:水边。式:发语词。辟:开辟。彻:治。疚:病,害。棘: “急”的假借。 极:准则。于:意义虚泛的助词,其词义取决于后面所带之词。旬:“巡”的假 借。 召公:文王之子,封于召。为召伯虎的太祖,谥康公。维:是。翰:桢斡。予小 子:宣王自称。似: “嗣”的假借。肇敏:图谋。戎:大。公:通 “功”,事。 用:以。锡:赐。祉:福禄。 釐: “赉”的假借,赏赐。圭瓒:用玉作柄的酒勺。秬:黑黍。鬯:一种香草, 即郁金,姜科,多年生。卣:带柄的酒壶。文人:有文德的人。周:岐周,周人 发祥地。自:用。召祖:召氏之祖,指召康公。 稽首:古时礼节,跪下拱手磕头,手、头都触地。对:报答。扬:颂扬。体:美, 此处指美好的赏赐册命。考: “簋 (guǐ)”的假借。簋,一种古铜制食器。明 明:勉勉。令闻:美好的声誉。矢: “施”的假借。 赏析 淮夷在淮北,以徐国为主,故平淮夷也即 《大雅 ·常武》所说之征徐国。因 为此次伐淮夷,宣王亲征,驻于江汉之滨,召公的受命、誓师、率师出征俱在此, 所以诗的前二章均以“江汉”为喻,借长江、汉水的宽阔水势,喻周天子大军浩 浩荡荡的气势。也同样因为天子亲征,故曰“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匪安匪 舒,淮夷来铺”。意思是天子到此不是为了游乐,而是为了平定叛国。这几句前 人未能明其深意,故或以为作为一个受命出征的大臣这样说有些多余。关于开头 二句,王引之、陈奂都以为当作 “江汉滔滔,武夫浮浮”,“浮浮”为众强之貌。 这样与 《风俗通义》引作 “江汉陶陶”及 《小雅 ·四月》“滔滔江汉”之语皆相 合,其说颇为有理。 此诗着重颂扬宣王之德,不在纪事,故关于淮夷战事未作具体描述。伐淮夷 在尹吉甫和南仲伐玁狁之后,故诗中以“经营四方”一句,概括南征北讨之事而 带过。盖因与淮夷作战为召伯之事,召伯不能自己夸耀自己的武功。以下由“告 成于王”引起对赏赐仪式特别是宣王册命之词的纪述。由“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可以看出一个打算有所作为的英明 君主的雄才大略。由“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又见其 对朝廷老臣说话时恰如其分的谦虚和鼓励的语气,通过表彰召康公的业绩来表彰 召伯虎,并激励他再建大功。第五、六章写宣王对召伯虎赏赐规格之高和召伯虎 的感戴之情。全诗以“矢其文德,洽此四国”作结,表现出中兴君臣的共同愿望。 诗中有些句子看似语意相似,其实却表现了不同的意思。如第一章 “匪安匪 游,淮夷来求”等,出于召伯之口,是说:宣

文档评论(0)

186****3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