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颂 ·清庙
先秦:佚名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标签
诗经、祭祀、乐歌
译文
美哉清静宗庙中,助祭高贵又雍容。
众士祭祀排成行,文王美德记心中。
遥对文王在天灵,奔走在庙步不停。
光辉显耀后人承,仰慕之情永无穷。
注释
於:赞叹词,犹如现代汉语的 “啊”。穆:庄严、壮美。清庙:清静的宗庙。肃
雍:庄重而和顺的样子。显:高贵显赫。相:助祭的人,此指助祭的公卿诸侯。
济济:众多。多士:指祭祀时承担各种职事的官吏。秉:秉承,操持。文之德:
周文王的德行。
对越:犹 “对扬”,对是报答,扬是颂扬。在天:指周文王的在天之灵。骏:敏
捷、迅速。
不:通 “丕”,大。承:借为 “烝”,美盛。射:借为 “斁”,厌弃。斯:语气
词。
赏析
“诗”有 “四始”,是司马迁在 《史记 ·孔子世家》中具体提出来的。他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
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 ‘《关雎》之乱,以为 《风》始,
《鹿鸣》为 《小雅》始, 《文王》为 《大雅》始, 《清庙》为 《颂》始。’”他
的话不一定可靠,而 “四始”云云,据说又是来自鲁诗之说。而作为毛诗学说思
想体系的 《毛诗序》,却又仅仅把风、小雅、大雅和颂四种诗类作为 “四始”。
其实,自古以来虽然都讲 “四始”,而他们的说法又是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的。他们重视 “四始”,实际代表了他们对整部 《诗经》编辑思想体系的根本看
法。按照毛诗的观点,整部 《诗经》,都是反映和表现王道教化的,所以郑玄笺
说:“‘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因此,每类诗的第一篇,就具有特殊的意
义。
根据毛诗的解释,司马迁所说的四篇 “始诗”都是赞 “文王之道”、颂 “文
王之德”的。周文王姬昌,在殷商末期为西伯,在位五十年,“遵后稷、公刘之
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阴行善”,招贤纳士,致使吕
尚、鬻熊、辛甲等贤士来归,并先后伐犬戎、密须、黎国、邘及崇侯虎,自岐下
徙都于丰,作丰邑,奠定了周部族进一步壮大的雄厚的基础。(见 《史记 ·周本
纪》)他在世时,虽然没有实现灭殷立周、统一中原的宏愿,但他的 “善理国政”,
却使周部族向外显示了信誉和声威,为他儿子周武王姬发的伐纣兴国铺平了道
路。所以,在周人心目中,他始终是一位威德普被、神圣而不可超越的开国贤君。
《诗经》中很多诗篇歌颂、赞美他,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礼记 ·明
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升歌 《清庙》。” 《礼记 ·祭统》:
“夫人尝禘,升歌 《清庙》,……此天子之乐也。” 《礼记 ·孔子燕居》:“大
飨,……两君相见,升歌 《清庙》。” 《礼记 ·文王世子》:“天子视学,登歌
《清庙》。”可见,它的意义已不只是歌颂和祭祀周文王本人了。
然而,这篇 “颂始”,到底是叙写的什么内容,历代的 《诗经》学者的看法
并不是一致的。毛诗和鲁诗认为是祭祀文王,咏文王之德。而 《尚书·洛诰》以
为是合祭周文王、周武王时用的歌舞辞,是周人 “追祖文王而宗武王”的表现。
可是郑玄笺提出清庙乃 “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庙也”,文王只是 “天德清明”的象
征而已。于是也就有人认为 《清庙》只是 “周王祭祀宗庙祖先所唱的乐歌” (高
亨 《诗经今注》),并不一定是专指文王。不过,从 “四始”的特点来看,说是
祭祀文王的乐歌,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