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北滨路长安码头段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doc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北滨路长安码头段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PAGE 1、工程项目概述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北滨路长安码头段,位于嘉陵江北岸(江北区),起点始于长安码头,终点至嘉陵江大桥,岸线全长2.1公里,总面积约20.2公顷。工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修复、园林景观、步道、建(构)筑物、给排水、电气及相关公共和市政设施等。 支挡工程设计内容及设计参数表 挡墙 序号 使用年限 挡墙性质 安全等级 重要性系数 挡墙类型 挡墙高度 破坏 后果 1 50年 永久挡墙 二级 1.0 桩板式挡墙 临空H≤4.0m 严重 2 50年 永久挡墙 二级 1.0 桩板式挡墙 临空H≤8.0m 严重 3 50年 永久挡墙 二级 1.0 桩板式挡墙 临空H≤4.0m 严重 4 50年 永久挡墙 二级 1.0 重力式挡墙 H≤4.0m 严重 5 50年 永久挡墙 二级 1.0 桩板式挡墙 临空H≤5.0m 严重 6 50年 永久挡墙 二级 1.0 桩板式挡墙 临空H≤9.5m 严重 2、工程地质条件(本章节摘录至地勘报告) 2.1 地形地貌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北滨路长安码头段工程宏观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区。原始地貌的发育严格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由于该区位于城市建成区,受人工改造较大,场地区域因地制宜修建滨江路、绿化公园、小区及滨江路景观提升工程等。 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北滨路长安码头段工程主要位于嘉陵江北岸,所经地段的地貌类型较多,根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的差别,地貌形态大致分二个地貌单元区,即:河谷侵蚀、堆积地貌及构造剥蚀丘陵区、丘陵斜坡地貌。其特征如下: 1、河谷侵蚀堆积地貌 嘉陵江河谷侵蚀、堆积地貌区:河槽呈宽缓的“U”形河谷,河谷宽缓,河床及河漫滩宽约300m,河道较顺直,岸坡在横向上多呈阶梯状,具有坡度较缓,几乎全被堆积层覆盖特点,地形坡角8~30°为主,局部陡坎区域地形坡角约55°。河岸经人工改造已修建滨江路及码头等。 2、构造剥蚀丘陵区、丘陵斜坡地貌 经人工改造为城区及城市主干道,地形起伏较大,多为构造剥蚀丘陵区地形,一般地形坡角20~35°,陡坎地带坡度较陡,局部达65°,地形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地面多呈不规则的台阶状,地面高程164.3~233.3m之间,相对高差69.0m。 2.2 地质构造 拟建工程位于位于龙王洞背斜东侧:岩层产状120°∠5°,岩层层面内部为结合较差,属于硬性结构面,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应力条件简单,应力水平极低。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 根据场地局部基岩露头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岩体层状结构。裂隙发育情况如下: ①裂隙Ⅰ优势产状336°∠78°,裂隙面张开1~3mm,无充填,裂面平直,延伸1~5m,间距0.5~2.0m/条,为硬性结构面,结合较好。 ②裂隙Ⅱ优势产状269°∠81°,裂隙面张开2~3mm,无充填,裂面较平直或微弯曲,延伸1~5m,间距1.4~3.0m/条,为硬性结构面,结合较好。 2.3 地层岩性 场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回填堆积层、冲洪积层、残坡积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依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对岩性特征作简要介绍: 2.3.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回填堆积层(Q4ml) 1)块石土:杂色,主要以砂岩块石、泥岩块石、含铁量极高的铁矿渣、混凝土块体夹少量粘性土组成,局部有毛石混凝土。稍密~中密,稍湿,块径一般11~46cm,最大块径125cm,硬质含量约52~75%,钻进过程中垮孔。回填时未经分选分层碾压夯实,系无序抛填,均匀性差,堆填时间约10年~15年,主要分布于勘察区表层。 2)素填土:杂色,主要以砂岩、泥岩碎块石为主,含粘土矿物等。中密~稍密,稍湿,粒径一般6-26cm,含量约53-76%。局部地段钻进中垮孔。工程建设平场回填形成,主要分布于局部嘉陵江滨江路以上居民区,机械回填碾压形成,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较差,堆填时间约10年~15年。 2.3.2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 粉质黏土:黄褐色,呈硬塑状,粘性较强,局部含有砂岩、泥岩碎块石等,含量不均,一般在4~10%之间。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2.3.3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砂夹粘性土:黄褐色~褐色,主要成分为长石及石英,粒度均匀,饱和,松散,粘性土含量约30%~60%,局部夹粉土透镜体。 2.3.4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1)泥岩:紫褐色、红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砂质;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