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美术(人教版)】制造距离感(现实空间)-制造距离感(现实空间)教学设计.pdf

高二【美术(人教版)】制造距离感(现实空间)-制造距离感(现实空间)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 课题 制造距离感(现实空间) 书名:绘画 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了解绘画中表现空间的方法 。 教学难点:能深入了解空间是物象存在的形态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意表达。 教学过程 教 学 时间 主要师生活动 环 节 学生观看电影《疯狂原始人》、冰岛地绘作品“3D 斑马线、AR 虚拟合成 导 3 图像中的空间效果,体会这些具有独特想象力的艺术作品,运用透视原理 入 体现真实感。 一、透视在绘画中的概念 教师提问:谈谈你理解的透视? 学生回答:绘画中体现空间感的方法。 教师提问:透视是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通常画面中的地平线、消失点与延长线会与透视原理产生紧密联系。 学 二、学生感受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习 学生欣赏余本先生的油画作品《牡丹江垦区》。 12 学生回答:近景,生机勃勃的田野上,一垄垄庄稼正茁壮成长,色调明 亮。远处,平缓的河流与连绵的山峦舒展而清新。整副作品视野开阔,营 造的氛围自然而舒畅。给人以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学生欣赏颜文樑先生的色粉作品《厨房》。 学生回答:作品一方面全景式的构图再现了中国江南旧式厨房的日常生活 场景,另一方面以透视方法出色的处理了空间层次,犹如数学般完整的形 式。西方印象派光色的巧妙运用以及求真写实的科学思想体现,加之厨房 中各式杂物与人物精致的细节刻画、使这幅绘画作品同样在中国现代美术 史上具有深刻意义。 教师提问:你能从“观看者的视觉角度和作品带给你的空间感受”分别谈 谈两幅作品吗? 学生回答:两幅作品一个表现的是室外空间的壮美与开阔,一个是表现室 内空间的沉静与内敛。《牡丹江垦区》中,地平线和消失点在画面上部, 除了提高视觉高度,表现俯视的观看角度外,还能够最大化的刻画大范围 的农田庄稼,表现即将丰收的良田和通透舒适的空气感;《厨房》的消失 点恰恰再画面的中央,观看者的角度如同身历其境的站在厨房中,角度适 宜,体感逼真,感受着空气的漫射和时光的流逝。 两个画家表现的都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个缩影。伴随着经 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波及着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对之产生了广泛 而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也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牡丹江垦区》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喜悦,《厨房》留 给我们曾经的历史碎片、和记忆缅怀。不同透视的运用产生了不一样的艺 术效果。 三、透视方法 1、“一点透视” 学生欣赏:拉斐尔创作的壁画《雅典学院》。 学生回答:画面采用经典的“一点透视”,所有的纵深透视线都将观者的 目光引向画面中心,所有的横线都与地平线平行。简单直接、正式、稳 重,有一定的纵深感。 整幅作品是讴歌登峰造极的古希腊精神,赞美人文主义的黄金时代。拉斐 尔将西方文明,不同时期的杰出人物,汇集在同一个空间。这宏大的场 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通过标准的“一点透视”严谨的表现在 画面中,让人感受到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 2、“两点透视” 学生欣赏:韦启美创作的油画《新线》。 学生回答:所有的纵深透视线都将观者的目光引向公路上两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