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幕 碳酸钙呈片状沉积,如同帷幕一样展开,称为石幕。 泉华和钙华沉积 泉水中出露的碳酸钙沉积物。 溶洞中的“微地貌” 卷曲石 石花 石葡萄、石珍珠 水中石花 (2)机械堆积物 河流沉积:砾石、砂、泥沙 湖泊沉积:黏土—粉砂 崩塌沉积:碎屑堆积物 (3)生物堆积物 古人类、 哺乳动物的化石、石器、骨器等。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堆积(引自杨怀仁等) 1-角砾岩;2-灰烬;3-石灰华;4-砂;5-红色土;6-泥砂;7-砾石;8-石灰岩 粗角砾层 灰烬层 硬灰和钙板 角砾岩层 深灰色砂层 角砾岩层 角砾岩层 红色砂层 泥砂层 红色土层 揭露地层40m,共为13层 地下河 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相适应,分布于主要河流两岸,规模大,水量丰富。 穿山式地下河,地下河水面与地表河水面等高,连接相连溶蚀盆地中的地表河的通道 悬挂式地下河,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主要受隔水层阻挡而形成,分布于峰丛洼地地区,规模小。 地下河的影响 引起地表塌陷而造成灾害 地下水资源 旅游资源 科学研究 地表河流转为地下河 地下湖 又称暗湖。在天然洞穴中,具有开扩自由水面的比较平静的地下水体。它往往和地下河相连通,或在地下河的基础上局部扩大而成,起着储存和调节地下水的作用 *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3 幼年期 青年期 壮年期 老年期 一、喀斯特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幼年期 石灰岩裸露,地表水开始进行溶蚀作用 出现石芽、溶沟和少量漏斗 青年期 河流进一步下切,纵剖面趋于均衡,地表水大部分转为地下水。 漏斗、落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地下溶洞、地下河等广泛发育 壮年期 河流下切侵蚀停止(遇到隔水层阻挡) 溶洞进一步扩大,发生塌陷,地下河又转变为地表河,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峰丛、峰林发育 老年期 不透水岩层出露地面,地面高度接近地方侵蚀基准面,地表水系发育,形成宽广平原,同时平原上残留孤峰和残丘 二、岩溶地貌发育的地带性特征 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外部因素。气候的地带性分布决定了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 高温多雨,水分循环快,生物化学作用旺盛,岩溶作用非常强烈 峰丛和峰林发育最好 地面漏陷地貌、溶蚀盆地与洼地及溶蚀谷地广泛发育 高大的石芽和石林 地下洞穴十分发达 地中海型 夏季干热,冬季湿冷,前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最典型 裸露喀斯特 温带湿润型 雨季集中,时间短,地表岩溶不发育 地下溶洞发育,如华北地区寒武—奥陶灰岩 隐喀斯特——被风化物覆盖 寒带及高山型 岩溶作用非常缓慢 残余峰林 石灰华堆积 温带干旱气候区 降雨少,岩溶作用微弱 地下可形成小溶洞 岩溶地貌发育的变异 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变化 阻碍岩溶的进一步发育,破坏早期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和其他外营力作用地貌共存。青藏高原第三纪岩溶发育,第四纪时寒冷,岩溶地貌受到破坏,形成残留岩溶地形 促进岩溶地貌的发育 如一些分水岭地区,地壳上升,地下水下降,形成较厚的垂直循环带,分水岭岩溶进一步发育。 * 盲谷 峰丛、峰林和孤峰 峰林: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200米,直径小于高度,坡度大,分布于平原上。 峰丛:连座的山峰和期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呈多边形。 孤峰:桂林骆驼峰 越南下龙湾“海上石林” 地表石灰华沉积(travertine, tufa) 云南中甸白水台的喀斯特泉华 富含Ca2+和HCO3-的地下水(岩溶水)在地表出露,由于CO2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发生的CO2逸出和CaCO3沉淀,统称石灰华(简称灰化或钙华)。 岩溶泉 岩溶地区出露的泉水 (1)暂时性泉 位于垂直循环带(包气带 ),降水、融雪补给 (2)周期性泉 位于水平循环带(饱水带 ),泉的涌水量呈周期性变化 (3)涌泉或喷泉 深部含水层,流量稳定 美国内华达州飞泉 四川黄龙的钙华堤坝 岷山南麓黄龙一带河谷中的瀑布华 黄 龙 寺 钙 华 二、地下喀斯特 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或地下水沿着可溶岩的层面、节理或裂隙、落水洞、竖井下渗,在垂直渗入带内沿着各种构造流动,同时扩大空间,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洞穴。 水平型溶洞:与侵蚀基准面相适应的廊道型溶洞,主要发育于饱水带内,位于地下水面附近。 垂直型溶洞:陡倾角石灰岩层面或垂直裂隙发育,常见于充气带或深饱水带内。? 地下河(暗河、伏流)?:地面以下的河流,在岩溶地区发育于地下水面附近,是近于水平的洞穴系统,常年有不同邻近的地表河排泄。有时是明流、暗流交替出现。 地下湖:又称暗湖,在岩溶岩体内,由于岩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