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知人论世1.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2.杜甫的诗被称为( ) ,他被后人冠以( )的美称。3.评价杜诗的名句 “ ( )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诗人。5.诗作风格多样,以( )为主少陵野老子美 杜工部诗史 诗圣 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实主义沉郁顿挫 主要作品律诗中登峰造极之作 《秋兴八首》杜集七言律第一 《登高》诗史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诗歌的主要思想: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创作背景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759年,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此时“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定居在浣花溪畔的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唐诗介绍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诗:乐府诗诗律诗: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近体诗古典诗歌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词按内容分:豪放、婉约散曲:小令、套数曲杂剧律诗介绍 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兴起于南朝成熟于盛唐。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平仄示例:丞相(平仄)祠堂(平平)何处(平仄)寻(平)锦官(仄平)城外(平仄)柏(仄)森(平)森(平) 诵 读 感 知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 相(七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八句四联颔颈对仗偶句押韵讲究平仄:二四六分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感伤、叹惋涵 咏 字 句 《蜀相》题解(1)交代写作对象: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封为武乡侯。(2)表达敬佩缅怀之情: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说明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3)点明题材: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 国家——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咏史怀古诗蜀 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临古地↓思古人↓怀古事↓抒今情武侯祠所 见所 闻写 景诸葛亮所 思怀 古英 雄所 感抒 情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1.丞相: 以官职名去称呼,含有尊敬之意。2.“寻”这一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寻”——有意识的寻访“何处寻” 表现了强烈的钦慕和迫切之感。3.锦官城外:自问自答,点明地点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环境:写出了武侯祠历史悠久和寂静的环境;二、环境: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三、主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有忠贞、高洁的意味,在这里可以视为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表达诗人参拜时内心的崇敬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