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教案(全册).docx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教案(全册).doc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 音乐备课 (六年级下册)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姓名: 时间: 个案修改 第一单元 古风新韵 个案修改 第一课:《关山月》 ------第一单元第1课 学科: 音乐 年级:六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22年 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感受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明月是思念的眼,看着你也看着我。古往今来以明月表相思的诗句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二、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元年,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不久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后因李璘被杀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客死当涂。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三、品味诗歌: 1、教师范读诗文,学生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4、探究交流。 (1)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描绘了怎样的边塞风光? (2)中间四句,引用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5、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前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门关。 个案修改品味:苍凉雄浑,或情感寄托之物,或情感发酵之地。 个案修改 (相关例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浮云游子意”??) 中间四句表现形式:议论,用典。 关键词:征战地、不见还。 品味:惨烈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 (相关例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证战几人还???) 后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戍客、思妇、高楼、叹息。 品味:此恨绵绵。叹息的是戍客是妻子,是儿孙亦是亲娘,也是诗人。(请你展开丰富想象:他们叹息的是什么?) 四、小结: 本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个案修改 个案修改 第二课: 《但愿人长久》 ------第一单元第2课 学科: 音乐 年级:六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22年 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以读代讲、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二、初读歌词 1、学生自学歌词。 提出自学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个案修改(2)自由轻声读歌词,要求把歌词读正确、通顺。 个案修改 (3)默读歌词,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三、学习歌曲 1、学生自由轻声读歌词,思考:歌曲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学生读歌词,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歌词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5、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惆怅与埋怨。) 6、思考: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7、“婵娟”指什么?(指美丽月色) 8、放音乐《水调歌头》。 9、学唱歌曲。 四、拓展 “但愿人长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 (推及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五、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造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个案修改 个案修改 第三课:《游子吟》 ------第一单元第3课 学科: 音乐 年级:六年级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教案、课件、家校沟通、学校管理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