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计算书
PAGE / NUMPAGES
高速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
大
中
桥
梁
结
构
计
算
书
第一篇 理论计算(上部结构)
一、20m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计算书
分析计算的主要内容
⑴ 上部箱梁持久状态极限承载承载能力计算;
⑵ 上部箱梁正常使用阶段抗裂计算;
⑶ 上部箱梁持久状态压应力计算;
⑷ 上部箱梁刚度计算。
计算方法及原则
上部箱梁纵向计算按平面杆系理论,采用《QJX系列程序》进行计算。根据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案划分施工阶段,并进行结构离散。
1.荷载取值与荷载组合
⑴ 荷载取值
① 一期恒载:预应力混凝土容重取2.6t/m3。
② 二期恒载:包括护栏、桥面铺装等,详见各桥梁取值。
③ 活载: 公路-Ⅰ级。
④ 温度梯度:主梁顶、底板日照温差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3.10条规定取值计算;竖向梯度温度分布见图7-1(尺寸单位:mm):
降温梯度 升温梯度
图1-1 温度梯度
⑤强迫位移:10mm。
⑵材料
预制箱梁 C40混凝土
现浇接头、湿接缝 C40混凝土
⑶荷载组合
组合一: 恒载(1.05的自重系数)
组合二: 恒载+活载(中(边)板横向分布系数,公路I级,车道荷载,不计挂车)
组合三: 恒载+活载+温度荷载1(整体升温30)
组合四: 恒载+活载+温度荷载2(整体降温30)
组合五: 恒载+活载+温度荷载1+强迫位移(不均匀沉降,L/3000)
组合六: 恒载+活载+温度荷载2+强迫位移
桥梁计算
1.概述
上部结构跨径为4×20m,桥宽12.50m。共设置4片小箱梁,梁高1.2 m。
边跨中梁钢束与边跨边梁钢束布置相同,中跨中梁钢束与中跨边梁钢束布置相同。采用刚接梁法进行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边主梁横向分布系数最大为0.744,中主梁横向分布系数为0.612。(可以用GQJS计算)
2.荷载取值
①二期恒载:包括护栏、桥面铺装等,经横向分配后边梁为共计1.795t/m,中梁为1.673m。
②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应力取0.75fpk,即1395Mpa。
③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3.2计算求得,边梁冲击系数为μ=0.340;中梁冲击系数为μ=0.350。
3.桥梁复核计算
边梁
⑴持久状态极限承载能力计算
各种荷载组合下,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如下,详见下图:
图1-3a 荷载组合五极限状态承载能力计算
图1-3b 荷载组合六极限状态承载能力计算
本计算考虑了普通钢筋的作用,上部箱梁持久状态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满足要求。
⑵ 正常使用阶段抗裂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为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进行抗裂计算。
①短期效应荷载组合
短期效应荷载组合下,正截面法向拉应力计算结果详见下图:
图1-4a 短期效应荷载组合五上下缘法向拉应力
图1-4b 短期效应荷载组合六上下缘法向拉应力
规范强制性条款6.3.1,对于A类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拉应力不允许超过0.7ftk=1.757MPa。跨中位置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支点位置处没有负弯矩预应力,需要考虑普通钢筋参与作用对裂缝进行计算,按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对裂缝进行补充计算。最不利位置裂缝宽度为0.147mm,小于0.2mm,满足规范要求。
②长期效应荷载组合
长期效应荷载组合下,正截面法向拉应力计算结果详见下图:
图10-5a 长期效应荷载组合五上下缘法向拉应力
图10-5b 长期效应荷载组合六上下缘法向拉应力
最不利状态上缘跨中部分没有拉应力出现,满足规范要求,支点位置抗裂按照钢筋混凝土构件考虑,短期效应下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长期效应下不做要求。
⑶ 持久状况与短暂状况截面正应力计算
按持久状况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计算其使用阶段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和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应力。计算时,作用取其标准值,汽车荷载考虑冲击系数,预应力分项系数取为1.0,计入温度效应等引起的次效应。
正截面法向压应力在各荷载组合下的应力结果请见下图:
表10-3 荷载标准值组合效应下主梁压应力计算 (单位:Mpa)
应力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组合五
组合六
上缘
4.07
7.67
10.34
7.68
10.42
7.68
下缘
8.13
11.17
11.17
12.29
12.60
12.95
图10-6a 持久状态荷载组合五上下缘法向压应力
图10-6b 持久状态荷载组合六上下缘法向压应力
规范条款7.1.5-1,对于A类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作用标准值组合下, σkc+σpt≤0.5fck=13.40MPa,最不利状况下压应力为12.95 MPa,满足规范要求。
⑷挠度计算
表10-4 活载位移表
部位
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现代畜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畜牧业发展历程).ppt VIP
- 座便器检验报告.pdf
- 线上音乐特色作业说民乐-奏民乐设计.docx VIP
- QB∕T 5362-2019 玻璃器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可复制版).pdf
- TCESA 1177-2021 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分级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