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栽培技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双孢磨菇成品 第2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3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4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5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6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双孢磨菇的介绍 双孢蘑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它既不与工业争能源,也不与农业争资源;它既是一项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优势产业,又是一项外向型经济与循环型经济互为一体的环保型产业。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简称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它含有丰富的高蛋白、低脂肪、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糖、钙、磷、铁和18种氨基酸,被誉为“人类无公害健康食品”, 而且双孢蘑菇的菌丝还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国内、外销量逐年递增,畅销全球。 第7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生产效益 现在我按一个菇棚40平方米,个菇棚每年固定材料投入180元,菌种投入150元,生产资料投入504-508元,三项共计投入834-838元。 一个菇棚实际生产面积40平方米,每平方米产出按我市去年种植的生产能力15-20斤标准菇,价格按标准菇2.5—3.00元/斤计算,每个菇棚实际产值在1500-2400元之间。 即一亩大田按9个菇棚计算,亩产值在13500-21600元之间。 第8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9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双孢蘑菇主要种植技术要点 一 、菇棚地选择 选择不渍水、水源近、水质卫生、取土方便的高榜田建菇棚,同时,菇棚离猪、鸡较远。而且菇棚要座北朝南,菇棚和堆料场地布局合理,菇棚保温、保湿好,空气流通,无直射阳光,内部整洁。 第10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1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2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二、主要原料 按一个标准菇棚500平方米栽培面积为例 干稻草:12500—15000 kg 干牛粪:5000—7000 kg 过磷酸钙:600 kg 菜籽饼肥:650 kg 注:稻草、牛粪、饼肥应无霉变,如果有发霉的话那菌丝就会感染病菌。 第13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三、培养料发酵时间的确定 双孢蘑菇出菇最佳适宜温度16℃左右,根据我市近三年的气象资料统计: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16℃--20℃的温度出现的天数最多,根据出佳时段,那么发酵时间应在8月20日左右。 第14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四、培养料发酵过程与步骤 1、预湿:1)预湿干稻草,把所有的干稻草弄散,一边弄散,一边洒水,一边用脚踏实,制成堆,堆的长度因场地而定,宽度2米左右,高度1.5米左右, 一个标准菇棚应在2天完成,预湿时间为7天,在这7天当中,若天气晴,温度高,每天傍晚在堆外面洒水保湿,7天后稻草含水量达65%左右,用手抓几根稻草一拧,有水外溢出即可。2)预湿干牛粪和菜饼:建堆前三天把干牛粪和菜饼预湿,让其充分吸透水份,要求成块的干牛粪中间无白心。 第15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2、建堆:一层预湿稻草,一层预湿牛粪和菜饼,厚度20CM左右,要求均匀一致,如果稻草太干,必须补充水份,建堆高度在1.5M左右,堆的顶层用一层牛粪封顶,尽量在这次建堆时补足水分。 第16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7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3、翻堆:1)第一次翻堆,建堆后48小时要测温,这时堆内50CM左右处温度达70℃左右,建堆5-7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要上下互翻,内外互翻,促使发酵均匀,同时进行第一次补水,在翻料时,把磷肥均匀撒在培养料里。2)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后的48小时,堆内50CM外,温度可达75-80℃,4—5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二次翻堆要继续调节水份,要特别注意,不可水份过多,以免产生大量的氨气,为了防止产生过多的氨气,一边翻堆,一边把白石灰均匀撒进培养料里,一个标准菇棚撒施生石灰300斤左右。 第18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9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4、合堆:间隔4天,把一堆一堆的料合在一起,相互掺匀,同时把石膏粉均匀撒在培养料里,一个标准菇棚石膏粉300斤。 第20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五、装 棚 1、菇棚消毒:按50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菇棚用敌敌畏1.5斤熏蒸、密封24小时,然后打开窗通气排除毒气,无气味后,即可进料。 2、培养料装棚:准备好人力、工具,合堆后第二天,把培养料一次性装进菇棚。 第21页,共34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