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及分区概述.docxVIP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及分区概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及分区概述 第一节 易发区划分原则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是根据市区内不同地域的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人类工程活动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其中,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包括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危害程度、稳定性等;人类工程活动程度包括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弱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 第二节 易发区划分及分区概述 根据易发程度分区原则,将石嘴山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Ⅰ1-Ⅰ2)2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Ⅱ1-Ⅱ2)2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1-Ⅲ5)5个和地质灾害不易发区(Ⅳ)1个(表3-1)。 表3-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说明表 分区 面积(km2) 占总 面积 (%) 亚区 亚区 面积 (km2) 占分区 面积 (%) 灾害数量(处) 面密度 (处/km2) 滑坡 崩塌 不稳定斜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高易 发区 (Ⅰ) 540.04 10.37 Ⅰ1 427.31 79.13 20 98 2 123 7 0.59 Ⅰ2 112.73 20.87 12 30 0 16 2 0.53 中易 发区 (Ⅱ) 532.71 10.23 Ⅱ1 395.18 74.18 1 7 0 2 0 0.03 Ⅱ2 137.53 25.82 1 3 0 0 0 0.03 低易 发区 (Ⅲ) 2026.28 38.91 Ⅲ1 292.47 14.43 0 1 0 2 0 Ⅲ2 231.60 11.43 0 0 0 0 0 Ⅲ3 111.73 5.51 0 1 0 1 0 Ⅲ4 215.07 10.61 0 2 0 0 0 Ⅲ5 1175.43 58.01 0 0 0 0 0 不易发区 2108.93 40.49 Ⅳ 2108.93 100 0 0 0 0 0 合计 5207.98 100 - 5207.98 - 34 142 2 144 9 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Ⅰ) 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水、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与影响,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XX矿区、XX矿区、XX矿区,汝(箕沟)-西(大滩)公路两侧、301省道两侧及XX沟沟口至小西峰沟沟口山前地带,面积约540.04km2,占石嘴山市面积的10.37%。 1、XX—XX矿区泥石流高易发区、汝西公路—301省道崩塌高易发区和XX山前泥石流高易发区(Ⅰ1) 行政区划位于XX街道办事处、XX街道办事处、崇岗镇、长胜街道办事处、青山街道办事处、长城路街道办事处、长兴街道办事处、沟口街道办事处,面积约427.31km2。区内矿山众多、地质环境恶劣,地质灾害发育,共有地质灾害点250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75.53%。其中崩塌98处、滑坡20处、泥石流123处、地面塌陷7处、不稳定斜坡2处。威胁矿区居民房屋、地面和井下物资、矿区公路、沟道、输电线路,涉及1645人。灾害点密度为0.59处/km2。 XX—XX矿区泥石流高易发区、汝西公路—301省道崩塌高易发区地貌上位于构造剥蚀中山-低中山,山体大致呈近南北向展布,海拔高程1500~2000m,相对高差约200~500m。山间沟谷发育。受地形等多因素影响,区内年均降雨量相对工作区其它区域多10%,且多以局地突发性短时强降雨为主,雨量集中,频率较高,是区域内山洪、泥石流灾害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该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原因为人类工程活动,由于XX、XX、XX矿区有多家煤矿开采,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育。 XX沟沟口—小西峰沟山前泥石流高易发区地貌上位于XX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整体坡降大于20‰,相对高差约10~30m,主要由第四系洪积物组成。该区西侧XX中山区沟谷发育,蜿蜒交错,汇水面积较大,相对高差在200~1000m,山区基岩风化程度较强烈、沟床和岸坡松散物质较多,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形、物源条件。该区域是工作区的降雨中心,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激发条件。沟谷下游即该区域的东部主要为城镇和工业区,区内人口密集,工厂密布,受灾危险性较大。 2、XX矿区崩塌、滑坡高易发区(Ⅰ2) 位于XX矿区,面积约112.73km2。区内矿山众多、地质环境恶劣,地质灾害发育,共有地质灾害点60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8.13%。其中崩塌30处、泥石流16处、滑坡12处、地面塌陷2处。威胁矿区居民房屋、地面和井下物资、矿区公路、沟道、输电线路,涉及271人。灾害点密度为0.53处/km2。 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Ⅱ)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XX、道路沟沿岸及XX山前洪积倾斜平原。行政区划上涉及崇岗镇、锦林街道办事处、长胜街道办事处、青山街道办事处、长城路街道办事处、人民路街道办事处、长兴街道办事处、沟口街道办事处、XX街道

文档评论(0)

138****4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信息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电子信息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