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pptx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 ——秦涧泉 “我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子孙。” ——孔庆东 材料中,对于姓氏认同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姓氏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什么是姓氏?你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与内涵吗? 什么是姓氏?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鉴外纪》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中国当前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八姓演化而来。 姓为氏之本,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夏商周之时,“封邦建国,胙(祚)土命氏。” 国君把你分封到某个地方,你便以这个地方为氏。氏才开始大量出现。 《田知录》记载,“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通志·氏族略》姓用以区分血缘,区别婚姻。族号姓氏有别氏用以区别贵贱。身份姓氏来源1、以国名为姓氏。 如齐、鲁、晋、宋、秦、楚、卫、韩、赵、魏、陈、蔡等。2、以邑名为姓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岔生后代便姓苏。3、以居住地为姓 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4、官职为姓氏 古代有五官,即:/view/37199.htm司徒、/view/39188.htm司马、/view/57877.htm司空、/view/57856.htm司士、/view/57590.htm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此外,如籍、谏、库、仓、军、厨等也属于以官职为姓氏的。5、以职业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6、以兄弟次第为姓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7、以谥号为氏。如戴、召等。8、少数民族汉化 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9、改姓 如唐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 余姓氏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御医由余之后,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为得姓始祖。 ②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姒罕的后裔子孙,以先祖赐姓为氏,称余氏。 ③源于赤狄族,出自秦、汉时期赤狄族隗姓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④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梼余部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⑤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古蜀国褒余之道,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1%左右。 姓氏,有着如此多的来源。你,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与内涵吗?能说说自己家族血脉中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名人嘛? 从对姓氏的了解,可见大家对自己家族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自豪感,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大家庭,因为我们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其实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是因为我们真的都是炎黄的后裔,我们有着同样的民族,共同的文化,更是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所以我们以氏炎黄子孙而自豪,所以我们因是炎黄子孙而具有共同的目标——将我们的民族发扬光大。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我们,回家,回家——那里曾经是故乡,那里已经是异乡;那里浸润了祖先的智慧和血汗,那里默默传递着穿越时空而历久弥坚的亲情!让那一幅幅拙朴的图腾,涤荡我们心中的浮躁;让祖先的信仰与荣耀,点亮我们回家的心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