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小学古诗-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共4篇).pdfVIP

古诗词-小学古诗-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共4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小学古诗-六年级上册( 日积月 累)(共4 篇)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shǔ 黍 ( ):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xié xiá 斜 ( ):倾斜。另有古音念 。 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 (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近现代〕〕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又是谁手持着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 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 累累弹痕,把这里装扮得更加美丽。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 《菩萨鬘》,又名 《子夜 歌》、 《重叠金》、 《花溪碧》、 《晚云烘日》等。另有 《菩萨蛮引》、 《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30 “ ” 319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 公里,素有 瑞金北大门之称, 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北周皮信凋柱国 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春日 朱熹 〔〔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 时已年逾八十。 “ ”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 难改 。 “ ” cui “shuāi”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 面毛 。衰 ( ):现一些教材版本读

文档评论(0)

158****6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