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VIP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品味语言,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 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在文学方面,他创作了《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优秀的诗篇, 其诗歌以“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而留名于后世。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观沧海》 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 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 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 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 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 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 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 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初读全诗(自读、齐读),根据注释理解诗词大意。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子规鸟儿在不住地啼叫,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 走到那夜郎以西! 诗中融情人景,找出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 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 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明确: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 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 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初读全诗(自读、齐读),根据注释理解诗词大意。 译文:旅途在青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