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其中可免费阅读8页,需付费10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宏观取向的数据运用是指政策制定者或研究者通过收集大规模的学生考试数据来评估学校和教师。这种取向往往把教师视为数据评估和干预的客体。微观取向的数据运用观则将教师视为数据运用的主体,强调让教师参与数据的设计、收集和运用过程。教师合理运用实践数据,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学习,提升科学研究素养。数据本身是中性的,教师能否将数据转化为证据以改善实践,这一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一个典型个案,分析了名师工作室中教师与数据的互动过程。研究归纳了教师参与数据运用的六个阶段:初识数据的无感者与积极者,数据源于并指向“真”问题,设计“拿得出手”的数据工具,数据分析要“有一分数据说一分话”,数据结果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门风雅”:清代归安叶氏才女群创作探析.docx
- “位不配才”还是“才不配位” ——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他者认同差异及政策启示.docx
-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对初中生科学能力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docx
- “教材学”的建构何以可能:基于教材媒介性的分析.docx
- “欧洲教育区”背景下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新动向及其启示.docx
- IRF课堂话语结构研究述评.docx
- 中小学教材选用的机制分析与启示.docx
- 中考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策.docx
- 从“离身”到“具身”:道德教育的应然转向.docx
- 先赋抑或自致:何种因素影响着普通高中学习机会公平?——基于全国11535名高中生的实证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