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ppt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用药(二) 如意金黄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疡肿痛、丹毒流注,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红肿,焮热,疼痛,用清茶或凉水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通淋消石 排石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0g;一次5g(无蔗糖),一日3次。或遵医嘱。 软坚散结 内消瘰疬丸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痰湿凝滞所致的瘰疬,症见皮下结块、不热不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妇科用药(一) 理气剂 养血舒肝 妇科十味片 【功能主治】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经行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经行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活血化瘀 益母草膏(颗粒、胶囊、片)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症见经水量少、淋沥不净、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膏剂:口服。一次10g,一日1~2次;颗粒剂: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胶囊剂:口服。一次3~6粒,一日3次;片剂:口服。一次3~4片,一日2~3次。 清热剂 清热除湿 妇科千金片(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用温水分次送服;胶囊剂: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用温水分次送服。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09年版 基层部分 总 论—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一) 证候禁忌 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对于临床证候都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 如:中风、热厥、小儿急惊风证—心肝有热,风痰阻窍所致高热烦燥,面赤气粗,舌绛脉数,两拳固握,牙关紧闭的热闭神昏证—凉开宣窍醒神救急—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寒闭神昏者—禁用本药—温开宣窍—苏合香丸。 配伍禁忌 中成药配伍使用通常是为了增加疗效,但需要注意中成药也是由单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受中药配伍禁忌的影响。 如:附子理中丸与金匮肾气丸均含有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二者配合应用,相当于增加了附子的用量,可能引起毒副作用 妊娠禁忌 禁用药多是大毒的药物、引产堕胎药、破血消癥药、峻下逐水药。 如:砒霜、雄黄、马钱子、乌头、附子、土鳖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慎用药包括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等;行气破滞类的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含有上述成分的中成药,也就相应被视为妊娠禁用药和妊娠慎用药。 总 论—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二) 饮食禁忌 在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食物,如热证忌食辛辣、油腻,寒证忌食生冷,水肿不宜吃盐,胃病泛酸不宜食醋,失眠不宜饮浓茶,某些皮肤及疮、疖忌食鱼、虾、羊肉等。 特殊人群禁忌 儿童应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滋补类药物和注射液;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毒性较大成分的中成药;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老人因机体器官组织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速度减慢,避免使用对心脏、肝脏、肾脏、血管等组织有损害的药物。 运动员因其职业特殊性,应避免使用含有兴奋性成分的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公布了“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的中药品种名单”。 总 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一) (一)辨证合理用药 1.辨证论治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论治又称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做到“法随证立,方从法出” 。 2.辨病辨证相结合 中成药在主治病证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证候属性,对此类药物可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如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常分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寒凝心脉、心气不足、气阴两虚等证候类型,因此临床应用时需在明确冠心病心绞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美鑫可研报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们是专业写作机构,多年写作经验,专业代写撰写文章、演讲稿、文稿、文案、申请书、简历、协议、ppt、汇报、报告、方案、策划、征文、心得、工作总结代写代改写作服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商业计划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成果鉴定,项目建议书,申请报告,技术报告,初步设计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实施方案评估报告

认证主体成都慧辰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9XDD04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