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复习备考:读懂诗歌,精准答题——诗歌鉴赏策略.docx

高考诗歌复习备考:读懂诗歌,精准答题——诗歌鉴赏策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复习备考:读懂诗歌,精准答题——诗歌鉴赏策略 ?对很多考生来说,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特别是主观题)是比较难驾驭的题目。如果考试时间不够,诗歌主观题往往被有些同学放弃,原因在于读不懂诗。也有不少同学答题时“随意乱答”,难以把答案相对精准地表达出来,“踩”不到得分点。距高考越来越近,在剩下的60天里,如何高效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争取宝贵的分数。笔者就“古代诗歌阅读”板块的考核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必备知识提示】 ?一、“立德树人”的导向明显。考试选取的诗歌主题正面,情感积极向上。如2022年广东省一模的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即便这是一首离别诗,也包含作者对友人的祝福,送别的伤感中带有对光明前途的期望;2022年广州一模的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诗歌体现了诗人奉命北上,为朝廷效力的担当和成功出使的信心。 ?二、题型稳定。诗歌鉴赏的选材以唐诗宋词为主。主要考查诗歌任务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知识点。命题设置既注重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设问时往往限定范围,要求学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回答。出于公平性的考虑,无论是名家还是非名家的作品,所选的作品一般是绝大多数考生所不熟悉的。对标2021年高考真题,考题由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组成,分值为9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综合能力。在阅读鉴赏诗歌时,从诗词的标题和字词句入手,联系生活,发挥联想与想象,理解诗歌主要内容,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要在理解诗词内容基础上,再分析作者感情或观点,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维度。从用词、句式、语气等方面品味诗中语言特点、风格,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维度。 ?【关键能力标准】 ?1.完善知识体系:学习熟悉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基本鉴赏方法等。 ?2.思维力:从字词句入手,分析判断所有信息,理解诗歌内容。 ?3.审题力:审清题干信息,读懂考查要求,明确考查的知识点。 ?4.概括力:筛选与整合信息,规范精准地表达。 ?5.想象力:要了解诗歌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要发挥想象。 ?6.审美力:丰富个人情感体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复习策略】 ?一、掌握鉴赏方法,读懂悟透诗意。 ?学生在做古代诗歌阅读题时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无法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切中要害。理解诗歌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准确把握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灵魂,读懂诗歌是诗歌鉴赏题得高分的关键。 ?考生要熟悉掌握鉴赏诗歌一般方法——“七步法”: ?一看标题辨题材。鉴赏诗歌时往往可以根据标题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 ?二看作者明风格。诗歌鉴赏讲究“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所处环境; ?三看注解知背景。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它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诗人的生平、风格、思想、 抱负、经历等重要信息; ?四看意象感形象。古典诗歌的一些意象已经有了较为固定寓意,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主旨和诗人情感的脉搏; ?五看字词思效果。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主旨。读诗应一个个字地品读,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六赏情感定基调。整体把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抓景、事、情,揣摩诗歌感情; ?七析手法抓技巧。要识别掌握诗词的艺术手法,如比喻、借代、衬托、用典等,揣摩作者的用意。 ?二、聚焦题目,有效作答 ?(一)提高选择题的准确性 ?从近年来的命题看,通常设题重点是放在诗歌内容理解上,即对诗中重点句子、关键词语的理解。命题者往往采用曲解原意、无中生有、弄错对象、过度解读、情感理解偏差等方式,在选项中巧妙地设置若干陷阱,把错误点放在细微处,以此来干扰考生。所以考生在做题时要擦亮双眼,避免陷入命题设置的误区。以2022年广东省一模第15题为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意境宏阔,以深秋的巫峡、浩瀚江水为背景,为李秘书乘着官船的到来蓄势。 ?B.颔联,“倒听”“背指”构建出上下两层、前后两际的立体空间,行舟画面如在眼前。 ?C.颈联的“趋”字,写出李秘书上任的急切,“恐”字则表达对误了约期会受罚的担心。 ?D.尾联,诗人以星宿作比,形象地表达出了李秘书进京为官,获得重用,仕途的光明。 ?A选项从内容角度设题,B选项从语言角度设题,C选项从形象和语言角度设题,D选项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题。四个选项分别对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C选项对应诗句“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李秘书急着要到相府上任,今天一早就发出,怕耽误相府约定的佳期,又恐被相府催促。诗句里读不出“受罚的”意思,因此选项是错误项。 ?考生要依据选项的内容快速定位对应的诗句。精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