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散文语言特点与冲刺特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2022届高考散文语言特点与冲刺特练 考点: 1. 艾平《在呼伦贝尔的雪中》 2. 张炜《古镇随想》 3. 王剑冰《神垕》 4. 胡炎《石狮子》 5. 萧红《黄河》 6.傅菲《苍穹的遗址》 7. 李汀《山里红心》 8. 乔叶《给母亲洗澡》 【考点研究】 一、“语言特点”典型角度 1.用词——叠词、文言词(文白相间)、拟声词、动词、形容词 2.句式——整散结合(反复句、排比句、对偶句),长短结合,肯定与否定(不是……而是) 3.标点(句类)——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 4.修辞手法——引用、双关、反语、比喻、拟人、夸张 5.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记叙、说明 6.语言风格——豪放、柔婉、质朴、华丽、诙谐、简洁、细腻 7.语体角度——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褒贬色彩 8.音韵角度——抑扬顿挫,节奏感,旋律美,音韵和谐,一唱三叹 9.地方色彩——方言(京味京韵……) 10.表现手法——想象与联想 11.艺术效果——暗示性,形象性(诗化,诗情画意)…… 12.语气——口气,态度,节奏 13.文体角度——小说(对话描写,个性化语言) 14.文字排列的特殊形式 示例 南帆《巨大的文体空间》 文本 巨大的文体空间 南帆 我始终觉得,散文不存在一套严密的文体规则。“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我曾经多次援引苏轼的这段话形容散文的奇异特征。上善若水。水既可以汪洋恣肆,惊涛拍岸,也可以细致入微,润物无声。许多时候,文体规则与创造性之间构成反比关系,规则愈简单,创造力赢得的空间愈大。文体的藩篱最大限度地减少之后,个人的心智才开始向纵深驰骋。 那么,散文有边界吗?如何确认它的文体边界? 首先,散文与韵文不同,散文对于押韵、节奏、音调没有追求,它不负责为听觉制造快感。这是散文与诗的重要分野。当然,散文与诗的分野存有更为内在的涵义。诗句的凝练、跳跃意味了特殊的美学跨度。诗句修辞通常掠过日常的世俗细节而穿行于高贵的象征系统。诗人对于春花的咏叹一般不愿意持续地延伸到泥土里的根茎、气味不雅的肥料或者猥琐地拱来拱去的蚯蚓。相形之下,散文保存了浓郁的烟火气息。散文可以放低姿态,直面坚硬的现实,从容不迫地叙述琐杂的见闻,甚至不惮于家长里短,絮絮叨叨。由于固有的美学跨度,诗无法眷顾各种过于卑微的生活碎片,或者对于多种异质的意象——例如城市景观、工业文明——束手无策;相形之下,富于弹性的散文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和抵近对象,调节出各种适合的视角。 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散文与小说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阅读近时某些散文的片断,人们几乎无法依据叙述话语的形态——例如,叙述的节奏、细节的再现——清晰地分辨散文与小说。许多人看来,区分散文与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虚构”:散文如实记叙,小说乐于虚构。在我看来,文学史并未举行仪式,隆重地将虚构的特权赋予小说,并且禁止其他文体——例如散文——擅自染指。小说的许诺是,利用虚构有效地克服世俗生活的平淡乏味。庸常的日子如此沉闷,只有虚构才能召唤想象的幽灵,逼迫日常生活转入戏剧性与传奇性的轨道。显然,戏剧性与传奇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诉诸巨大的悬念,悬念是情节的跌宕赢得的内心呼应。众多读者心甘情愿地为之耗费精力和时间。某大侠正要挥剑上前,忽听林中一支响箭破空而至,后事如何?没有人可以在这种心痒难熬的时刻抽身而退。悬念牢牢地缚住了人们的心智,驱使他们沿着情节的轨道踉踉跄跄地狂奔不已。这即是虚构的效果。 然而,散文气定神闲,不为所动,一副看穿世情的安详;散文之所以不屑于虚构,恰是因为洞悉平淡内部隐含的趣味。换言之,散文有信心以如实的记叙抗衡乃至战胜虚构造就的悬念,依赖的是内心的情意和各种奇思妙想。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散文崇尚着“文以载道”的思想,那么,在各种观念空前活跃的今天,又如何区别散文与科学论文的思想表述呢? 在我看来,科学论文表述的思想注重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从酸碱中和定理、重力加速度、水会在零度之下的气温之中结冰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远古曾经存在母系社会、地理大发现带来了商贸的繁荣,科学论文表述诸如此类的思想是为了争取共识。作者引经据典或者依靠图表、计算以及实验室的数据,是为了抵达一个共同认可的思想高地;结论的说服力来自严格的表述程序:表述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吻合公众遵循的逻辑。 相对地说,散文表述的思想显示出强烈的个性。许多时候,重要的不是公众对于这些思想的认同程度,而是这些思想的独特程度。例如,散文没有兴趣通知人们生命有限,长生不老的企盼是违背科学观点的妄念;散文要说的是:“ 。”这些富于个性的思想,大部分无法转换为所谓“天下之公器”的学术,而是其中注入的强烈的作家气质。这即是散文与科学论文的距离。 散文仿佛是低调的,居于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