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材料:散文
一、 含意理解类试题
【提问模式】
(一) 考查对重要概念或词语含义的理解。如:
1.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2. 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义。
4. 通读原文,用一句话简要表 作者所理解的“废墟。
(二) 考查对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如:
1.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
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2. 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
3.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4.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
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三) 考查对标题含意的理解。如:
1文. 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荡》的含义。
3结. 合全文 ,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答题模式】
分析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结合上下文甚至全文解释概念或词语、句子、标题含意(表层义、
深层义)+ (若有要求,则)说明作用(从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
【典例分析】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分析】文章的标题是“窗子以外”,“窗子”一词贯穿全文。联系全文相关语句可知,文中
的“窗子,,一语双关:既可以指现实世界中有形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等,又可以指使自
我与外部世界隔离的、无处不在的无形的窗子。答题时,这两个方面的含意都要答出。
【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
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解题对策】
(1) 确定该词语或句子的所处位置或地位,看它是否为中心词或关键词、中心句或关键句,
涉及哪些内容(景、事、物、人),是描写性句子还是叙事性句子,是抒情性句子还是议论
性句子,确定答案范围。
(2) 看该词语或句子有没有使用表达技巧(常用修辞或其他表现手法),有则解析其作用。
(3) 结合文意与阅读标注,解读该词语的表层义与深层义(所考查的词语一般都有几层含义),
分析句子则应抓住句子的中心词、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前后题。
(4) 点出作者情感、观点或蕴含的道理。
二、 作用分析类试题
【提问模式】
1 .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 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2.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3. 题目为 《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
4. 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
腔》?
5.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 文章的叙 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7. 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
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8. 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 ?请谈谈你的理解。
9. 文中插叙 “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10. 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
【答题模式】
从具体内容、篇章结构、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表达效果等几个方面入手答题。
【典例分析】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 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
② 结构上,呼应标题中的“屋檐勺引出下面的议论。
【解题对策】
(1) 确认指定句段或其他内容在行文中的位置。
(2) 联系上下文乃至全文,具体分析某种写法、某个句段或指定内容的作用。一般要考虑这
几个方面:一要明确文字本身要表达的内容;二要考虑它与前后文之间的结构关系;三要考
虑它与主体内容的关系(一般为因果、反衬、对比等关系);四要考虑它与刻画人物、表现主
题或情感的关系;五要考虑它的表达效果。
(3) 了解一些特殊句段或常见段的作用。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
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
三、要点概括类试题
【提问模式】
1.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
2.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3.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