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额外补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4 页 中兽医考题补充复习 一.填空: 1.五行顺序:木-火-土-金-水;五官:目、舌、口、鼻、耳;五液:泪、汗、涎、涕、唾。 2.配伍关系:石膏与知母是相须。 3.清热泻火药:石膏,栀子;补气:党参,黄芪,山药; 4.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5.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 6.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7.寒热的形成原因:阴阳格拒。 二、选择 1.心(君主之官) 肺(宰辅/华盖之官) 脾(仓廪之官) 肝(将军之官) 肾(坐强之官) 2.气的生理功能:①推动作用 ②温煦作用 ③防御作用 ④固摄作用 ⑤气化作用 ⑥营养作用 3.经络的命名: 4.病因…病因,即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兽医学称之为“病源”或“邪气”。根据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的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外感、内伤和其它致病因素(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瘀血等)三大类。 5.防治法则:中兽医学的治疗法则有那些?扶正与驱邪、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同治与异治 、治常与治变、治疗与护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针药调理 ①针:放六脉血(鹘脉、眼脉、带脉、肾堂脉、胸膛脉、尾本脉) ②药:灌四季汤(春:茵陈药 夏:消黄药 秋:理肺散 冬:茴香) 6.药方 ①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②四季汤:茵陈药、消黄药、理肺散、茴香 ③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灸甘草 ④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灸甘草、石膏(打碎先煎) ⑤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 7.①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②柴胡: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③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④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脏腑辨证:心血虚 多因久病体虚,血液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劳伤过度,损伤心血所致。主证 心悸、躁动、易惊、口色淡白,脉细弱。治则 补血养心,镇惊安神 心阴虚 除引起心血虚的病因之外,热证损伤阴津,腹泻日久等均可损伤心阴而致病。 主证 除有心血虚的主证外,尚兼有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 养心阴,安心神。 肝血虚 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主证 眼干,视力减退,甚至出现夜盲、内障,或倦怠肯卧,蹄壳干枯皱裂,或眩晕,站立不稳,时欲倒地,或见肢体麻木,震颤,四肢拘挛抽搐,口色淡白,脉弦细。治则 滋阴养血,平肝明目。方例 四物汤(见补虚方)加减。 寒滞肝脉 多由外寒客于肝经,致使气血凝滞而成。 主证 形寒肢冷,耳鼻发凉,外肾硬肿如石如冰,后肢运步困难,口色青,舌苔白滑,脉沉弦。治则 温肝暖经,行气破滞。 脾气虚可分为以下三种证型脾虚不运、脾气下陷、脾不统血 脾阳虚 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因过食冰冻草料,暴饮冷水,损伤脾阳所致,见于急、慢性消化不良。 主证 在脾不健运症状的基础上,同时出现形寒怕冷,耳鼻四肢不温,肠鸣腹痛,泄泻,口色青白,口腔滑利,脉象沉迟。治则 温中散寒。 胃阴虚 多由高热伤阴,津液亏耗所致,见于热性病的后期。 主证 体瘦毛焦,皮肤松驰,弹性减退,食欲减退,口干舌燥,粪球干小,尿少色浓,口色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则 滋养胃阴。 肺阴虚 多因久病体弱,或邪热久恋于肺,损伤肺阴所致,或由于发汗太过而伤及肺阴所致。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 主证 干咳连声,昼轻夜重,甚则气喘,鼻液粘稠,低热不退,或午后潮热,盗汗,口干舌燥,粪球干小,尿少色浓,口色红,舌无苔,脉细数。治则 滋阴润肺。 肾阳虚 :肾阳虚衰 素体阳虚,或久病伤肾,或劳损过度,或年老体弱,下元亏损,均可导致肾阳虚衰。 主证 形寒肢冷,耳鼻四肢不温,腰痿,腰退不灵,难起难卧,四肢下部浮肿,粪便稀软或泄泻,小便减少,公畜性欲减退,阳痿不举,垂缕不收,母畜宫寒不孕。口色淡,舌苔白,脉沉迟无力。治则 温补肾阳。 2.肾气不固 多由肾阳素亏,劳损过度,或久病失养,肾气亏耗,失其封藏固摄之权,而致。 主证 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甚至遗尿或小便失禁,腰腿不灵,难起难卧,公畜滑精早泄,母畜带下清稀,胎动不安,舌淡苔白,脉沉弱。治则 固摄肾气。 3.肾不纳气 由于劳役过度,伤及肾气,或久病咳喘,肺虚及肾所引起。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泡气肿等的病程中。 主证 咳嗽,气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重则咳而遗尿,形寒肢冷,汗出,口色淡白,脉虚浮。治则 温肾纳气。 4.肾虚水泛 素体虚弱,或久病失调,损伤肾阳,不能温化水液,致水邪泛滥而上逆,或外溢肌肤所致。见于慢性肾炎、心衰、胸腹下水肿,阴囊水肿等病程中。 主证 体虚无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