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9课 桃花源记(备作业)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打印版).docxVIP

(新)第9课 桃花源记(备作业)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打印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课桃花源记 积累运用 1.以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晋朝〔jìn〕夹岸〔jiá〕缤纷〔bīn〕舍船〔shě〕 B.屋舍〔shě〕俨然〔yán〕桑竹〔sāng〕阡陌〔qiān〕 C.垂髫〔tiáo〕怡然〔yí〕咸来〔xián〕邑人〔yì〕 D.魏晋〔wèi〕叹惋〔wǎn〕郡下〔jùn〕遂迷〔suì〕 2.下面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复前行,欲穷其林 B.便扶向路 C.处处志之 D.渔人甚异之 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悉如外人咸来问讯 B.此中人语云鸡犬相闻 C.缘溪行便扶向路 D.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以下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渔人甚异之 B.具答之 闻之,欣然规往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咸:都 D.欣然规往规:方案 6.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为哪一项〔〕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以下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表达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缺乏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8.根据提示,默写文中语句。 〔1〕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3〕说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4〕除了“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本文外,出自本文的成语还有等。 〔5〕文中描写桃花林美丽的语句是:。 〔6〕《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之后,同学们对“世外桃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外大家收集了大量资料,让我们一起交流吧。 你知道“世外桃源〞在现代汉语里有什么新的含义吗? 2.小王在网上搜集了大量“桃花源风景区〞的图片,并利用假期进行了实地探访,她在游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请你续写一句。 桃花源就像一幅五彩的画,纳湘西灵秀,揽武陵风光,钟灵毓秀。 桃花源就像一首瑰丽的诗,聚古人智慧,汇先贤文才,瑰丽浪漫。 三、比较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唐太宗论止盗》〕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1〕渔人甚异之: 〔2〕屋舍俨然: 〔3〕或请重法以禁之: 〔4〕故不眼顾廉耻耳: 2.【乙】文“或请重法以禁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以光先帝遗德 D.策之不以其道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甲】【乙】两文都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请说出两者的区别。 第二课时 1 .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春秋末期____家、____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__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____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38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