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滑板车安全要求.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滑板车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岁至七岁的儿童滑板车的术语和定义,及其部件在设计、装配和测试方面的安全和性能的要求,以及试验方法。也对儿童滑板车的使用和维护说明提出了一些指导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或预定共7岁以下、体重不超过35kg的儿童玩耍的人力驱动的滑板车,包括可折叠和不可折叠两种形式。 本标准不适用于设计或预定于玩具滑板车,可电力驱动的滑板车。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滑板车 紧借骑行者的人力,主要以脚蹬地面驱动、至少两个车轮的车辆。 2.2 两轮滑板车 两个车轮的滑板车 注:本标准中的儿童滑板车是指两个车轮的滑板车。 2.3 制动力 制动时,阻止车轮转动的,沿轮胎的切向力。 2.4 踏板 位于(骑行者)脚下、用于骑行时站立的板。 2.5 外露突出物 是指这样一种突出物体,由于其位置和刚性,当骑行者在正常骑行时若与它大力碰撞,或者当骑行者意外跌倒在它上面,会对骑行者造成伤害。 3技术要求 3.1总则 3.1.1锐利边缘 在正常的骑行、搬运和维修时,凡骑行者的身体部分,如手和腿,可能触及的外露边缘,均不应有锐利边缘。 3.1.2突出物 3.1.2.1外露突出物 除了a)、b)所列举的部件外,经组装后凡长度(见图1的L)大于8mm的刚性外露突出物,其尾端均应倒圆,倒圆半径R应大于或等于R4mm。这类突出物的尾端较大尺寸A应大于或等于15mm,较小尺寸B应大于或等于3mm。见图1。 a)前立管上的堵头; b)转向限位块; 注:当L尺寸大于8mm时应符合图示的这些尺寸要求。 图1 突出物的最小尺寸示例 3.1.2.2突出物禁区、保护装置和螺钉 在儿童滑板车转向组件上到前立管之间三角区域不应有突出物。 作为起保护作用的泡沫缓冲衬垫允许系结在前立管上的堵头上,在衬垫除去之后,儿童滑板车应符合关于突出物的要求。 螺钉的螺纹突出与它配合的内螺纹部件的长度应小于或等于一个螺钉的外径尺寸。 3.1.2.3外露突出物的确定 采用尺寸如图2所示的测试圆柱棒(它模拟骑行者的肢体)来确定是否有外露突出物。 图2 外露突出物测试圆柱棒 3.1.2.4操纵测试圆柱棒以任意姿态靠向儿童滑板车上的任何刚性突出物,如果测试圆柱棒50mm场的部分与任何突出物接触,则该突出物应视为外露突出物,并应符合3.1.2.1(外露突出物)的要求。 需要和不需要符合3.1.2.1(外露突出物)的要求的外露突出物,见图3的示例。 a)应符合要求 a)无需符合要求 注:图中1位测试圆柱棒。 图3 外露突出物示例 3.1.3有关安全的紧固件的紧固和强度 3.1.3.1螺钉的紧固 用于支撑系统的装配螺钉,或者用于踏板与车身、把手组件与前立管、转向组件、角度转盘组件、车轮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螺钉,应具有可靠的缩进装置(即锁紧垫圈、止退螺母、加强螺钉)。 3.1.3.2最小断裂扭矩 用于紧固把手、前立管、车轮、转向组件、角度转盘组件、踏板的螺栓,它们的醉笑断裂扭矩应大于制造厂商标称的旋紧扭矩的50%。 3.2脚刹 3.2.1脚刹 儿童滑板车至少应有一个作用在后轮的脚刹系统,脚刹应在骑行者用脚对脚刹施以与驱动方向相反的力时得以制动,脚刹板应独立有效,减速平稳、不能急停。 3.2.2脚刹系统的强度 按4.3.2(脚刹)规定之方法试验时,脚刹系统及其任何零部件均应有损坏。 3.3车把 3.3.1把手 左右两端把手的长度均应在120mm—150mm之间。 3.3.2把手的把套 把手的外部应装有把套,并能承受50N的拉脱力。把套应有弹性材料制成,并应具有扩大的尾端,包合把手外端。 注:扩大的把套尾端,是为了使对于骑行者可能造成的戳伤,其危害为最小。 将装上把套的把手浸没在室温的水中1h,然后再把把手置入冷冻室内,直至把手的温度低于-5℃,将把手取出来,让他温度升到--5℃,然后在把套松脱的方向上施加50N的力,保持该力直至把手的温度达到+5℃。 3.3.3把手的稳定性 车把经正确安装后,与前立管连接处不应出现松动、滑脱等现象。 当骑行者站在踏板上,双手握住把手把套,踏板和骑行者尽量处于中间靠前位置时,整车和骑行者的总质量至少应有35%是作用在前轮上。 3.3.4把手部件的强度 3.3.4.1按照4.3.1(把手与前立管扭矩试验1)规定之方法试验时,前立管不应断裂,且每100mm长度的前立管经受的永久变形应小于或等于20mm。 3.3.4.2按照4.3.2(把手与前立管扭矩试验2)规定之方法试验时,把手相对于前立管应无转动。 3.3.4.3按照4.3.3(把手静载荷试验)规定之方法试验时,把手相对于前立管应无位移。 3.4车架/转向组合件 3.4.1转向组合件经正确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