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传奇一生.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章 慈 禧 太 后 2015.11数媒二班 第二组 简 介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 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人称清朝“无冕女皇”。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 慈禧生 平 1852年5月,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 1856年,生同治,当日晋懿妃。 1861年,咸丰帝崩,同治即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1861年8月22日 ,发动辛酉政变,“二宫垂帘,亲王议政”格局形成。 1874年,同治帝崩,慈禧太后令光绪继位。 1875年,纳左宗棠建议,出兵新疆。 1884年,罢恭亲王,独掌大权。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政变”,镇压戊戌变法。 1900年,“庚子国变”清末新政。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逃离北京。 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1908年11月15日,大约在未正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逝世。 1908年12月9日,慈禧太后出殡 1928年,以孙殿英为首的盗墓者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太后定东陵。 慈禧出殡 慈禧其人 长期以来,慈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祸国殃民、卖国求荣的娇奢太后,一个固残守旧,顽固不化的封建卫道者,一个霸道、虚荣、权术、昏聩、专制的“老佛爷”。 有关慈禧的史学论著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甚至为了博取眼球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强加在慈禧身上。 守旧与革新 壹 宽厚与残忍 贰 好战与求和 三 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章 革新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 是清末新政即“庚子国变”,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即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 她推行洋务运动,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重用汉臣,兴办女学。实行“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首次提出君主立宪。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禁鸦片。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 章 守旧 维新变法最终涉及了清王朝的政治体制,而慈禧改革底线是祖宗之法不能变。随着变法的深入,慈禧和维新派的分歧越来越大。特别是康有为建议的仿先朝开懋勤殿一事,选举英才,并邀请东西洋专门政治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革之事全盘筹算,然后施行,更是慈禧所不能接受。两者抗衡的结果便是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失败了。一切新政全被废除。 宽厚 康格夫人(美国驻华大使康格的夫人)《中国来信》: “在私人会见时,这位伟大的女性才会表现出她的机智和女性魅力,以身为女主人的光彩和吸引力。她会拉着客人的手,以最关切的语气询问我们进宫的旅途是否疲倦;她会在夏天抱怨天气的寒冷;只要食物不合我们的口味,她就很着急;她会以最亲切的口气告诉我们能够见到我们是她的福气。她能够让所有客人着迷,即便之前她们存在偏见,她对每一个客人都能关照到,这也展现出了她身为女主人老练的能力。” 残忍 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及其残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好战 求和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懿贵妃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触怒了咸丰,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随后签订的《北京条约》,懿贵妃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1884年8月23日,法国军舰向福建水师发动突然袭击,慈禧谕令对法宣战,并将继续坚持和议的张荫桓等6位总理衙门大臣革职。 1885年2月,法军攻占谅山,慈禧转向主和。镇南关的失守,慈禧更丧失了对战争胜利的信心。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中外舆论认为

文档评论(0)

151****3101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禄星动辰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368873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