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种群增长模式与潜力分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藻类种群增长模式与潜力分析 摘要:对N、P对藻类种群增长与潜力分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总体添加N、P促进藻类的增长,较高浓度的N、P混合营养培养更加促进藻类的增长。与完全培养基相比,在培养前期,N、P促进藻类种群的增长的效果显著;在培养后期,N、P促进藻类种群的增长的效果降低。 关键词:藻类;氮;磷 Growth model and potential analysis of algae population DING We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N and P on the growth and potential analysis of algae popula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verall addition of N and P promoted the growth of algae, and the mixed nutrient culture of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N and P promoted the growth of algae more. In the early stage of culture, N and P promoted the growth of algae population significantly; At the later stage of culture, the effect of N and P on the growth of algae population decreased. Key words: Algae;Nitrogen; Phosphorus 1 引言 人类活动使越来越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水体,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状况,藻类异常增殖,水体透明度及溶解氧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当藻类死体腐烂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硫醇等有毒恶臭物质,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地表水体中常发生的富营养化往往与营养因素[1]特别是氮和磷有关。众多研究表明,氮磷比及氮磷浓度水平对藻类生物量、种群结构和生长速率有极大影响,不同种属藻的生长增殖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不尽相同[2~3]。本研究根据海河干流天津段水体特征,通过藻类生长潜力模拟实验( AGP 实验) ,考察不同氮磷比、氮磷浓度水平对藻类生长影响及规律,并对营养盐和藻类生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藻种预培养 在准备AGP试验前约1-2个星期,将保存的藻种转移到锥形瓶(500 ml,装约100 ml培养基)进行扩大和驯化培养。培养温度为24±2℃,光照为白色日光灯。光照强度,羊角月牙藻和硅藻为4300±10%lx,蓝藻为2150±10%lx。于振荡培养箱或摇床上振荡培养,如无振荡培养箱或摇床,可每隔2-4 h人工摇动依次。 培养2-3 d后,再将藻种转移到新培养基中,按同样培养条件培养,所有转接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这样连续转接预培养2-3次。用显微镜检查有无杂藻和藻类生长情况,如生长良好,达到同步生长,就可作为进行试验的藻种液。 2.2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试验的处理可以分成不同组别,具体如表4-2所示。 2.3 制作标准曲线 采用血球计数板法计数各个稀释浓度的藻种个数,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对应吸光度。 2.4 藻类增长参数测定 藻类增长参数是通过逐日测定实验液中的藻类现存量(如数量、干重、叶绿素等)来求得。试验的第二天开始测定藻类的现存量,以后每天测定一次,直到试验结束((约5-8 d)。每天测定时间应基本相同。测定现存量采用光密度法。将实验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680nm处的光密度。采用此法时可事先测定和得到光密度与藻类密度或干重的相关曲线,这样就可将测得的试验液光密度值换算为藻类密度或干重。 2.5 藻类增长的主要参数 根据逐日测定的实验数据求出藻类增长的主要参数:最大比增长率和最大现存量。 (1) 最大特定增长率(μ) 特定增长率(μ)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藻类生长的速率,其计算公式是: μ=ln(X2/X1)/(t2-t1) 式中,X2—某一时间间隔终结时藻类现存量(数量、重量等);X1—某一时间间隔开始时的藻类现存量;t2-t1—某一时间间隔的天数。 按上式计算出每一试验瓶的特定增长率后,挑选出每个试验瓶的最大特定增长率值,然后将每一试验组的各试验瓶的最大特定增长率平均,即得到该试验组的平均最大特定增长率(μmax)。 (2) 最大现存量(Xmax) 最大现存量是指在整个试验期间藻类所达到的最大现存量值。当某试验组每天的平均增长值低于5%时,就可认为改试验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凉州牧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收集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2007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