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微生物实验室规则与安全
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对象大多为病原微生物,具有传染性,因此要求进入实验室
后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实验室规则:
1.进入实验室应穿白大衣,离室时脱下,反折放回原处,不必要的物品不得带
入实验室,必须带入的书籍和文具等应放在指定的非操作区,以免受到污染。无
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并不得开电风扇。
2.实验室内禁止饮食、抽烟,不得高声谈笑或随便走动。
3.各种实验物品应按指定地点存放,用过的器材必须放入消毒缸内,禁止随意
放于桌上及冲入水槽。
4.须送温箱培养的物品,应做好标记后送到指定地点。
5.实验过程中发生差错或意外事故时,禁止隐瞒或自作主张不按规定处理,应
立即报告老师进行正确的处理。如有传染性的材料污染桌面、地面等,应立即用
0.2%~0.5% “84”消毒液浸泡污染部位,作用5~10min后方可抹去。如手被活
菌污染也应使用上述消毒液浸泡5~10min后,再以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
6.爱护室内仪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则使用。节约使用实验材料,不慎损坏了
器材等,应主动报告老师进行处理。
7实验完毕,应物归原处并将桌面整理清洁,实验室打扫干净。最后以0.2%~0.5%
“84”消毒液浸泡手5min,洗净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 器皿包扎及消毒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玻璃器皿的清洗、棉塞制作、移液管和培养皿的包扎方法。
2、了解干热灭菌、紫外线灭菌、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应
用范围。
3、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1)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简介
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将“和”改为
“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对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
玻璃器皿的质量一般要求硬质玻璃,才能承受高温和短暂灼烧而不致破坏;玻
璃器皿的游离碱含量要少,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对玻璃器皿的形状和
包装方法的要求,以能防止污染杂菌为准;洗涤玻璃器皿的方法不当也会影响
实验的结果。目前微生物学实验室中,有些玻璃器皿(如培养皿、吸管等)已
被一次性塑料制品所代替,但玻璃器皿仍是重要的实验室用具。
(2)灭菌的常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法、紫外线照射法、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法
和高压蒸汽灭菌法等。
A.干热灭菌是用电热干燥箱(图1)加热,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酶、蛋白
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B.紫外线杀菌机制主要是因为它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
从而抑制了DNA 的复制。
C.微孔过滤除菌(图2、图3)是通过机械作用滤去液体或气体中细菌、真菌孢
子等的方法。
D.高压蒸汽灭菌也是使蛋白质变性而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锅(图4、图5、图6)
灭菌时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
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
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
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
的目的。
图1 电热干燥箱的外观和结构
图2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图3
图4 高压蒸汽灭菌锅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图5 卧式灭菌锅 图6 手提式灭菌锅
1.安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