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宋人诗词角度看猫意象内涵及其历史变迁.docx

从宋人诗词角度看猫意象内涵及其历史变迁.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宋人诗词角度看猫意象内涵及其历史变迁 摘要:宋代诗词中,猫意象的出现频次较之唐及唐以前大量增加。中国驯化猫的历史较晚,人们从注重猫的防治鼠害功用到注重其情感价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古人认为猫属阴,是一种阴冷、怪异、神秘的动物。民间传说、志怪小说中常有猫的妖怪化的记载,故而文学中对猫的记录寥寥。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猫意象有一个由俗到雅的变化过程。在宋代诗词中,猫这一意象开始有了一些特殊的含义,或作为慰藉心灵的存在,是悠闲烂漫生活的象征;或是人们现实世界空虚灵魂的填补,是诗人孤寂潦倒时不离不弃的陪伴者;抑或是讽刺当权者的一把利刃,揭露政治的虚伪与黑暗。 关键词:宋代 诗词 猫意象 近年来,社会慢慢兴起饲养宠物的风潮,养猫也越来越普遍,网络上甚至还出现了“云吸猫”“云养猫”等热词,养猫的人自称为“铲屎官”,嗜猫如命的人们甚至被戏称为“猫奴”。其实,早在宋代“猫”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占有一席之地。人们通常把野猫叫作狸,家猫叫作狸奴,又如一些雅称“衔蝉”“玉面狸”等。在宋代诗词中,“猫”相较其他意象而言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出现的频率也较之唐及唐以前高出很多,这也与猫在中国存在的历史以及宋代文人的心态密切相关。 一、中国古代养猫历史 《礼记·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鼠也。”①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猫的记载,猫因捕鼠利于农事而受到人们的祭祀。但是古人认为尽管养猫可以控制鼠害,但也会威胁家禽,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猫的驯化程度不高。北京大葆台汉墓中曾发现猫骨,由此推断汉朝猫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整体来讲宋之前猫相关的文字记载十分稀少,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有那些呢? 首先,中国古代早期“猫”“狸”等动物混淆不清,留存的少许猫、狸的记录也不一定指的是猫这一物种。如《诗经·韩奕》:“有熊有罴,有猫有虎。”②此处所讲的“猫”应当与虎、熊、罴同属于猛兽。一般认为,家猫在西汉早期通过外贸往来进入中国,和中国本土的狸猫并不相同。早期人们对猫的驯化程度不高,猫这种生物与人类的联系较少,故而记录寥寥。 其次,“中国人常常认为猫是一种比较阴冷、怪异、神秘的动物。”③《正字通》:“猫睛子午卯酉如一线,寅申巳亥如满月,辰戌丑未如枣核,鼻端常冷,唯夏至一日暖,盖阴类也。”④迷信之人认为猫属阴,夜晚时眼睛发亮光,能够看见鬼灵,所以避而远之。南北朝精怪小说的兴起,唐代志怪文化的流行,民间也流传着许多“猫妖”“猫怪”之类的传说奇谈。清代的《猫乘》中甚至将猫的妖怪化类型分为义、报、言、化、鬼、魈、精、怪九种。⑤猫的妖怪化使人们对其充满警惕,所以养猫也并不常见。 最后,中国古代的经济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利于农业发展的动物自然而然得到重视,加上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观念,于是便产生了牛、羊、犬、马等動物崇拜。《礼记》中记载的对猫的祭祀活动,也是农业文明下动物崇拜的产物。不过相对于牛、羊、犬、马等动物、猫的被需要程度远远不及,所以早期人们驯养的多是狗、马、牛、羊等性格温顺、易于驯化的牲畜。 猫一开始作为私人或官府皇室等场所捕鼠工具而被饲养,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宋朝时养猫越来越普遍。《猫乘》当中记载:‘《宋史》:‘安陆州,贡野猫花猫,即此二种也。’”⑥《梦粱录》中记载:“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日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⑦由此也可看出南宋时已有许多显贵甚至皇室热爱饲养狮猫。《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了崇国夫人极度宠爱的狮猫死后,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地搜寻可以代替的狮猫的故事等。《夷坚志》中也记载了“全椒猫犬”⑧“乾红猫”⑨“桐江二猫”⑩等故事。宋代关于猫的记录还有很多,散见于《谈苑》《异苑》《稽神录》等散文及笔记小说中。宋朝猫的地位大大提升,人们在注重猫的捕鼠作用时,也逐渐发现了猫的可爱之处。 二、从猫意象看宋代文人的心态 现代文学作家周瘦鹃曾说:“吾国文人墨客,大都爱猫,因此诗词中常有咏叹之作。”(11)根据《全宋诗》《全宋词》系统统计,在宋诗中,“狸”字出现402次,“猫”出现184次;宋词中,“狸”出现2次,“猫”出现3次。加起来“狸”“猫”总共出现591次。而在《全唐诗》中,“狸”一共出现49次,“猫”一共才出现18次;在《全唐词》中,“狸”仅出现2次,“猫”出现次数为0,加起来仅出现69次。对比可见,宋代诗词中出现的“猫”类意象明显比唐代诗词中出现频率高出很多。从中也反映出,宋代猫与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猫在不同文人的笔下有着各种形象,人们或描绘猫的灵动生气,以表现生活的惬意闲适,表达对猫的喜爱与赞美;又或书写猫的善解人意、不离不弃的陪伴,吐露自己孤愁窘境中的无奈悲凉;也有借猫暗喻当权者,以此讽刺政治黑暗和官员腐败。 (一)得意之人的爱宠 在《全宋诗》《全宋词》中,部分“猫”诗属于得意士人闲暇之余娱乐性的吟咏。如宋孝宗题画诗《题刁光胤画

文档评论(0)

万象研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