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pdfVIP

【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1.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A. 首句紧扣诗题,点明地点。 “千寻”二字极言其高,其意为在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的高 塔。 B. 第二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峰上的“千寻塔”之高。其意为听说千寻塔上的可以见旭日 冉冉升起。 C. 第三、四两句可以第一、二句的铺垫为基础,引出全诗主旨,是前两句内容的升华。 D. 末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其意为观赏景物站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 遮住视野,有“一览众山小” 的感受。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诗反映的是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 精神。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诗歌,理 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内容进行理解。对选项要逐项进行审读,仔 细辨析。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① 淮村 兵后 ②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③ ④ 几处败垣 围故井,向来 一一是人家。 【注】①淮村:淮河边的村庄。②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③ 败垣:毁坏的矮墙。④向来:往昔,过去。 (1)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给此诗配乐,选择________ 的乐曲最合适。( ) A.悲伤凄凉 B.高亢激昂 C.恬淡悠扬 D.轻快活泼 (2 )联系全诗,赏析首句中“ 自”字的妙处。 【答案】(1)A (2 )一个“ 自”字,写出了桃花不识人间悲苦,依旧盛开的情境,与下文烟草茫茫,晚鸦聒 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以花的无情,来反衬诗人见到此情此景 时的痛心之情。 【解析】【分析】(1)桃花盛开本是一幅很鲜明的画面,显示出勃勃的春的生机,但诗加 上“无主”二字,就平添了凄凉与伤惨;而春草笼烟展示的也是万物繁昌的景象,加上 “茫 茫”二字,隐隐在说,这里的耕地都长满了野草,一片荒凉,末缀上乌鸦这一不吉祥的鸟, 不啻在告诉人们,这里已经没有人烟了。诗人匠心独运,把极热闹奋发的春天写得极不 堪,不写兵荒马乱,兵荒马乱已经包括了进去。故而选A合适。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 言环境中,“小桃无主自开花”,意思是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 色,倍增兵后的凄凉。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的诗 蓄势。用以反衬诗人见到此情此景时的痛心之情。 故答案为:⑴A; ⑵ 一个“自”字,写出了桃花不识人间悲苦,依旧盛开的情境,与下文烟草茫茫,晚鸦聒 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以花的无情,来反衬诗人见到此情此景 时的痛心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和感情基调。答题时应注意,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 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 上,准确选择。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答题步骤为: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爱可同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苏州市吴江区爱可之家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09MA1WPG0LX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