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系(哲学毕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文化传播”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8536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浅析中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系 1
一、各个历史时期的茶文化 2
二、各个历史时期的茶具 3
三、当代的茶文化和茶具设计 5
四、结论 6
文2: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6
1、诗歌和绘画的同一性 6
2、诗与画的差异性 11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文章致谢(模板) 14
正文
浅析中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系(哲学毕业资料)
文1:浅析中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系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具设计也伴随着饮茶习惯和烹茶工艺的发展而发展。
一、各个历史时期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现象,是有关整个茶叶发展过程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最早记载茶的是《神农百草经》一书,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有解毒、醒酒、提神、消食的功效,是比较珍贵的饮料。茶在饮品的发展中还经历了食用的过程,把茶作为辅料加入粥或汤中,饮食兼具。说明茶最早是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
到了唐代,茶的产量大大提高,制茶技术也有了很高水平,为茶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便利,饮茶文化深入民间,煎茶法盛行。人们对品茶有了独到的见解,喝茶不仅仅为了解渴,更要从中得到精神的享受。在唐代,盛行用茶来宴请宾客,喝茶成了走亲访友的接待方式,形成一种风尚。诗人和文人一起品茶,更是一边饮茶一边作诗,其乐无穷。
到了宋代,制茶方法得到了改良,茶的制作愈精,更兴茶宴,还大兴斗茶。斗茶的形式是三两人聚集一起,各带珍藏茗茶,沏茶斗茶的次第,主要是斗色和斗汤,根据茶色和汤花来决出茶的优劣,以茶白汤花多为优,反之则为劣。斗茶体现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最求,是一种高雅的风尚。
元代条形散茶在全国范围逐渐兴起,制茶方法由煎茶法和点茶法逐渐转为直接用沸水冲泡的方法,变得简捷。
明清时期,人们喝茶时更注重茶的味道和喝茶时的韵味,在品字上下功夫。茶的种类已经形成完善的六大类,沿用了冲泡法。民间茶馆盛行,茶馆遍地大街小巷。在茶馆,大家一起喝茶,不分身份地位,一起谈论国事家事,茶馆成了人们休闲娱乐问询议事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有些茶馆中还设有评书,艺曲等,供人们欣赏,茶馆饮茶成为当时流行的消遣方式。
二、各个历史时期的茶具
新石器时期陶器的产生是茶具兴起的基础,在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较多的瓷器酒器都是茶具和酒具兼用的。隋朝时期饮茶并没有高度普及,茶从药用逐渐转为日常饮用,其次茶具的发展还受到生活水平和制造瓷器的工艺水平的制约,因此饮茶器和酒具、食具是共用的。其特点是材质以青铜器和瓷器为主,其中瓷质的盏一般造型简洁,质地相对粗糙,以青灰釉深灰胎为主,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
到了唐代,由于饮茶的需求增大,茶具开始从酒器中分离出来,形成茶盏。大唐盛世给茶文化和茶具的发展打下了经济基础。瓷器的制造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给茶具设计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当时的越州、鼎州、寿州、洪州、邢州等都烧制茶碗,越窑青瓷碗的特点是釉面光洁,釉色温润色泽青翠,轻盈别致;唐三彩碗色彩斑斓,十分耀眼;邢窑白瓷小巧,秀美,洁白;洪州褐色瓷碗和寿州黄色瓷碗也独具特色。
唐代最受欢迎的茶盏是越窑青瓷,这与唐代的制茶方法和茶的种类有很大关系,唐代的制茶方法是煎茶法,茶汤为白红色,青瓷与白红色的茶水相配,更能衬托茶色。唐代的喝茶方法是煎茶法,把茶饼碾碎,煮出茶汁,应运而生了新的茶具——茶碾和茶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把茶饼碾碎和把茶粉和没有碾碎的茶块分开。瓷器的制造工艺的发展,茶盏可以制作的更加轻薄,为了防止烫手,唐代工匠还为茶碗烧制了精美的茶托,形态各异,满足人们对茶具造型的审美需求。
宋代的瓷器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能做出精美的图案装饰,种类也变得更为丰富,定窑的白瓷碗,汝窑的青瓷碗,景德镇的青白瓷碗,钧窑的窑变瓷碗,建窑吉州窑烧制的黑釉茶碗等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汝窑的青瓷碗碗身浑圆,圈足矮小,碗口装饰棕色碗边,与天青的釉色相配,顯得格外豪华尊贵,景德镇青白瓷碗釉面晶莹光润,碗口外撇,西高的圈足造型端庄秀美,宋钧窑的窑变红碗,碗通体布满了窑变形成的红蓝双色,好似落日前的余晖,自然美丽,宋耀州窑青釉印花碗,口沿微微外撇,矮圈足,小巧秀美,碗周身施橄榄绿釉,内壁印缠枝牡丹纹和大朵牡丹花,淡雅清秀。
因为宋代盛行斗茶,白色茶汤用浅颜色的茶碗盛茶很难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探讨(金融银行资料).doc
- 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西省崇义县为例(行业资料).doc
- 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行业资料).doc
- 金融发展企业融资行为与融资约束缓解基于微观结构理论的实证分析(金融银行资料).doc
- 融资需求银行关联与真实盈余管理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金融银行资料).doc
- 县域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的路径选择(金融银行资料).doc
- 融资结构R&D投入与中小企业成长性(金融银行资料).doc
-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研究(金融银行资料).doc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改革(金融银行资料).doc
- 基于第三方支付的商业银行风险与对策研究(金融银行资料).doc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归纳.docx
- 刑法总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刑警内勤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归纳.docx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归纳.docx
- 君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刑警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归纳.docx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归纳.docx
- 2025-2026学年西南大学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归纳.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